股骨頭壞死要早發現就必須注意其早期症狀。 早期症狀常見的有:長時間蹲坐後站起走路剛開始會感到髖、腿不舒服, 走幾步後就好了;走路時間略長便感到不舒服, 膝關節靜止時也酸痛, 特別是膝關節內側;蹺二郎腿或穿襪子困難;分腿、旋轉腿時不方便。 40歲以上常出現以上不適情況, 可高度懷疑, 需到醫院做磁共振顯像來確診。
酗酒、濫用糖皮質激素是發病主要因素。 因動物模型難以實現直立行走試驗, 股骨頭壞死的發病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但發病因素已經比較確定。 常見的有外傷、濫用激素和過量飲酒。
股骨頭壞死以30~60歲人群多見, 除疾病發生時積極正規治療外, 預防更為重要。 專家建議, 中青年人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杜絕酗酒, 多曬太陽, 適當運動, 控制體重, 抬重物要適當。 老年人要防止跌倒。 一旦發生髖部骨折脫臼, 應請骨科醫生復位治療, 切不可隨便找人盲目野蠻復位, 致使股骨頭供血的血管損傷, 促成其壞死。 另外, 不要把髖關節先天發育不良或髖關節骨性關節炎當成股骨頭壞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