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發生痛經
一般來說, 青春期女孩在月經初潮後, 來月經時都會稍微出現腹痛、腰酸的現象, 或是有點犯困, 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但是如果疼痛難忍, 面色蒼白, 手腳冰冷, 還噁心嘔吐的話, 就屬於醫學上的“痛經”了, 應該到醫院及時查清引起痛經的原因。
一般來說, 在月經初潮後的1~2年裡, 由於子宮還沒有發育好, 或者宮頸管狹窄使經血外流不暢, 或者子宮位置異常、月經期內子宮收縮過強等, 都可能引起痛經現象產生。 還有些女孩, 一快來月經時, 精神就緊張, 害怕肚子痛, 結果反而導致痛經。
一旦發生痛經, 一不要驚慌緊張, 二必須找醫生診治。 自己則要注意鍛煉身體, 增強體質, 生活要有規律, 做到勞逸結合, 加強營養, 保證充足的睡眠;月經期注意保暖, 不要做劇烈的運動, 不要用冷水洗浴和游泳;消除對月經的恐懼心理, 放鬆情緒。 發生痛經時, 可用熱水袋敷腹部, 喝點紅糖姜水, 或適當服用止痛藥。 嚴重的痛經, 一定要去醫院進行診治。
中醫治療方法
傳統醫學根據不同症候, 素質差異, 經期調血止痛以治標, 平時辨證求因以治本, 使氣順血和, 經血流暢, 其痛自愈。
1:處方:當歸15克, 白芍、牛膝、黨參、桂枝、甘草各10克, 川芎、丹皮各6克, 吳茱萸4克。
用法:藥研細末, 經前7天每服3克, 日3次, 經淨後停服。 1個月經週期為1療程。
療效:服藥2療程, 治癒率達100%
2:處方:益母草10克
用法:加水(300毫升)武火煎10分鐘, 分2次服, 日1劑。
療效:服藥1周, 有效率達90%
3:治氣滯血瘀性痛經
處方:丹參9克, 當歸7克, 生蒲黃、烏藥各6克, 五靈脂、香附、白芍、桃仁各5克, 川芎3.5克, 肉桂3克。 用法:藥研細末, 經前3天每服10克。 日1次, 紅糖下水, 經後停服。
療效:服用1-2療程, 有效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