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中醫是如何認識骨癌的

中醫對骨癌的認識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 自此以後, 歷代醫家又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對該病進行了相關的描寫和論述, 雖然他們對骨癌的稱謂不一, 如“骨疽”“骨瘤”“石癰”“石疽”等, 但關於其病因病機、症狀表現及治療的論述都是相似的。

經過歷代醫家的探索和補充, 使得中醫對本病的認識逐漸加深, 綜合諸醫家的論述, 認為本病的發生總由腎氣不足、陰陽失調、臟腑功能紊亂, 以致寒濕毒邪乘虛而入, 氣血瘀滯, 蘊于骨骼而成。 外邪侵襲, 由表及裡, 深達骨骼, 久留積聚而成;跌撲損傷, 血絡受損,

瘀血停聚, 不散成瘤;稟賦不足, 或勞力過度, 房勞過度, 耗傷腎氣, 腎主骨生髓, 腎氣虧耗則骨骼病變;多食不節, 損傷脾胃, 脾失健運, 生濕生痰, 積聚成瘤;精神刺激, 情志不暢, 五志過極, 以致陰陽失調, 氣血不和, 經絡阻塞, 致成骨瘤。

中醫對骨癌治療的歷史也是相當悠久的, 除傳統的藥物治療外, 還有針灸、氣功、藥膳等療法, 具有操作方便、不良反應少等優勢, 在改善骨癌臨床症狀, 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 延長患者生存期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