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術後胃出血
根治性胃大部分切除術後24小時內, 胃管內抽出少許黯紅色或咖啡色胃液, 一般不超過300ml, 以後逐漸減少至自行停止, 屬正常現象。 若術後不斷自胃管吸出新鮮血液, 尤其在24 小時後仍繼續出血, 均可定為術後胃出血, 引起出血的原因絕大多數為吻合口出血或十二指腸殘端出血。
處理:多採用非手術治療止血, 非手術治療若不能止血或出血量大於500ml/h時, 應手術止血或行選擇性血管造影, 注入血管收縮劑或栓塞相關動脈止血。
2.十二指腸殘端破裂
十二指腸殘端破裂原因:①胃癌患者貧血、體質差等原因致十二指腸殘端癒合難:②胃空腸吻合口輸入伴梗阻,
3.吻合口漏
原因:患者貧血、低蛋白血症、營養差、手術時吻合口張力較大等, 術後可能出現吻合口漏, 一般在術後5~7天出現。 如腹腔引流管尚未拔除, 可由引流管引流出胃內容物, 有局限性腹膜炎現象, 吞咽亞甲藍可進一步證實。
處理:禁食, 將腹腔引流管改為雙套管沖洗吸引, 用全腸外營養支持治療,
4.術後嘔吐
原因有:①術後殘胃蠕動無力或胃排空延遲;②術後輸入段梗阻, 輸出段梗阻和吻合口梗阻。
處理:術後胃蠕動無力或胃排空延遲屬功能性嘔吐予禁食、胃腸減壓、洗胃、維持水鹽平衡、營養支持、使用促進胃動力藥物, 連用1~2周, 耐心非手術治療, 一般均可治癒。 術後梗阻所致的嘔吐, 一般都須再次手術治療。
5.傾倒綜合征
早期傾倒綜合徵發生在餐後30分鐘以內, 原因與胃的快速排空有關, 食物快速進入十二指腸、空腸, 刺激嗜鉻細胞分泌血管活性膜物質, 血管活性物質致全身無力、頭暈、暈厥、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心動過速、呼吸深大。
晚期傾倒綜合徵發生在餐後2~4小時, 原因是糖過快進入空腸,
處理:早期傾倒綜合征主要以飲食治療為主, 主要採用低糖飲食, 少量多餐, 吃脂肪、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膳食, 選用較幹的飲食, 極少數患者需手術治療。 手術可將畢Ⅱ式改為畢1式或Ronxeny術式, 晚期傾倒綜合征治療主要靠飲食控制, 症狀明顯者可用“生長抑素”等改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