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小兒麻痹症不同時期的臨床表現

脊髓灰質炎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多發生於6歲以下的兒童, 部分患者可發生馳緩性神經麻痹, 故又稱“小兒麻痹症”。 小兒麻痹症病症表現多變, 不同的發病時期臨床表現也不一樣。

潛伏期:3-35日, 多為5-14天。 發病症狀不明顯, 不易察覺。

前驅期:出現發熱、頭痛、咽痛及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 表現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狀。 一般經過1-4日後熱退。 如不再發展而痊癒, 稱為頓挫型, 不易確診。

癱瘓前期:體溫下降後, 經過1-6天體溫再次上升而進入癱瘓前期, 表現雙峰熱, 不少病例前驅期不明顯, 發病時就出現頭痛加重,

煩躁或嗜睡、多汗、全身肌肉疼痛, 以頸、背、四肢更著。

癱瘓期:癱瘓多出現在雙峰熱的第二峰的1-2天后;不典型病例, 病程無明顯分期, 症狀可輕可重。 癱瘓期可先出現腹壁反射消失, 膝腱反射減弱至消失。 癱瘓隨發熱而加重, 在5-10天內, 癱瘓達高峰, 輕症持續1-2天, 重症持續半月。 體溫下降後, 癱瘓不再進展。 根據病理及臨床表現, 將癱瘓分為脊髓型、延髓型、延髓脊髓型、腦炎型。

恢復期:癱瘓後1-2周開始恢復功能, 先以足趾為起點, 逐漸上升到脛部及股部。 膝腱反射也漸恢復, 輕症1-3月, 重者往往需要6-18個月或更久才能部分恢復, 6月以後減慢, 以後恢復更慢或不易恢復。

後遺症期:病變處神經受損較重, 其所支配的肌群因失去神經衝動而廢用,

以致肌肉萎縮而鬆弛, 重者不能站、足內翻、外翻、足下垂、肢體變細縮短, 脊柱側彎或前凸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