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老人>正文

老人該如何化解悲痛安享晚年?

半年後, 王大媽因悲而病, 因病而死, 時年65歲。 在為王大媽感到惋惜的同時, 我聯想到了朋友的父親。 我稱朋友父親為劉伯。 今年73歲的劉伯也曾十分不幸。 在他69歲那年, 其大兒子攜妻帶子開車去旅遊, 途中慘遭車禍, 兒子、孫子當即身亡, 兒媳重傷。 我作為劉伯二兒子的好朋友, 參與了其家裡的善後工作。 劉伯年紀大了, 我被安排“監護”他, 做寬慰工作, 以免他悲傷過度而承受不住打擊。 深感責任重大的我, 不敢有半點兒馬虎。 誰知劉伯在沉重打擊之後, 很快就從悲痛中走出, 與我聊天時, 他坦然地說:“禍福難測呀,

面對福, 應平和待之, 好好享受, 不能為之衝昏頭腦, 否則樂極生悲;面對禍, 也不能悲得不能自拔, 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 悲痛雖難免, 但要學會克制, 冷靜頭腦, 平和心態。 失去了兒子和孫子後, 若不調整心態, 化解悲痛, 我這年紀的人, 說不定就會很快地隨黑髮人而去。 畢竟人死後是不能複生的, 活著的人再痛苦, 也無力回天。 要看遠些, 想開些, 不能讓自己老是沉浸於悲痛中, 更不能再給親人添上新的悲傷事。 我這樣地想著, 悲痛之情便漸漸從心中淡去。 ”劉伯的話讓我肩上的擔子一下輕鬆了許多。 在後來的日子裡, 劉伯真的沒有為此而消沉, 依然保持著先前的快樂, 陪老人聊天, 與老人下棋, 到廣場跳舞……如今4年過去了, 劉伯身心沒有受到失去兒子和孫子的悲傷事的影響,
健康而幸福地享受著晚年的生活。

承受悲傷, 保住老年健康, 這是劉伯給老人們的啟示。 在現實生活中, 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事不可避免地時有發生, 且老人體質差, 心理脆弱, 如果像王大媽那樣, 不學會化解悲痛承受人生悲傷事, 很可能就會因悲傷事而引出新的悲傷事來, 實不可取。 還是劉伯說得好, 人死不能複生, 活著的人再悲傷也無力回天, 要學會坦然面對人生災禍, 承受悲傷保住健康, 別因過度悲傷而引發新的悲傷事, 以免給親人帶來更多的痛苦。 劉伯這麼說, 也是這麼做的, 不僅避免了王大媽式的悲劇, 還成就了晚年的幸福。 老人們當向劉伯學習, 面對悲傷事,

學會化解悲痛, 承受悲傷, 以保身心健康, 安度晚年。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