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如何快速提高癲癇治癒率

得了疾病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找醫生治療。 但是得了癲癇病, 千萬不要盲目投醫, 一定要慎重選擇。 那麼怎樣才能快速的治療, 提高癲癇治癒率, 相信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瞭解以下治療癲癇的四個方面, 可以幫助廣大病友少走冤枉路, 快速治療癲癇。

第一方面:選擇一位具有神經專科水準的醫生是很重要的

專科醫生有能力區別類似癲癇發作而不是癲癇的疾病。 因為非癲癇性發作性疾病比癲癇性發作多 10~20倍, 如嬰兒常見的點頭發作、屏氣發作、睡眠障礙和交叉擦腿;學齡兒童常見的暈倒、偏頭痛、局部性抽搐、成人癔症發作等。

假如缺少專業知識, 就可能把這些不是癲癇性發作當作癲癇治療, 使癲癇診斷擴大化, 給患者和家長造成精神痛苦與經濟負擔。

第二方面:選對治療方法

對於第1次發作的患者, 經過神經科醫生認真檢查、尋找病因、確定診斷為癲癇後, 確定要不要給予抗癲癇藥物治療? 對首次發作的癲癇患者, 不急於用抗癲癇藥治療, 以後再發作1~2次後, 視發作情況再給予治療。 因為第1次發作的患者未必以後再發作, 若給那些僅發作一次的人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是有害無益的。 對反復發作1~2次後再用抗癲癇藥仍屬早期治療, 這樣做既符合癲癇診斷的定義, 又不影響治療效果。 對1年或1年以上只發作1次的少數患者,

一般也不用藥而繼續觀察, 但應向家長提出按癲癇患者一樣限制一些活動。 多年的臨床實踐結果表明, 這種做法是可行的。 但對下列情況之一者, 應考慮用抗癲癇藥物預防復發:第一次癲癇發作持續時間超過15分鐘;腦部有器質性病變引發的癲癇發作;先天性腦發育異常者;1歲以內或青春期反復發病等。

協力廠商面:正規服藥

治療癲癇的目的是消除病因、控制發作、保持精神神經功能的正常。 因此對患者應進行整體的綜合治療, 其中主要包括病因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手術治療等。 藥物是治療癲癇的重要手段。

第四方面:日常護理

1、病情觀察

充分瞭解癲癇患者發作特徵, 如發作的誘因、場所、發作時間、發作先兆、持續時間等。

嚴密觀察發作時的特點, 主要觀察是以抽搐為主, 還是以意識喪失為主, 抽搐部位、有無大小便失禁、咬破舌頭和外傷等。 觀察發作後的表現, 如有無頭痛、乏力、噁心、嘔吐等。 只有把詳細的情況介紹給醫生, 才能有針對性的治療。

2、服藥護理

家屬要督促檢查癲癇患者按時按量、準確無誤服藥, 防止少服、漏服和多服。 家屬不可隨便更換藥物和劑量, 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藥物以及更換藥物的品種, 均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應堅持較長時間的治療。 癲癇完全控制後, 才可考慮逐漸停藥, 減藥過程也需1年以上, 切忌短期或突然停藥, 病程越長, 劑量越大, 停藥越要緩慢, 少數可能需終身服藥。

3、生活護理

癲癇患者應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 生活應有規律, 可適當從事一些輕體力勞動, 但避免過度勞累、緊張等。 飲食應給予富於營養和容易消化的食物, 多食清淡、含維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 勿暴飲暴食。 儘量避開危險場所及危險品, 不宜從事高空作業及精力高度緊張的工作, 如登山、游泳、開車、騎自行車, 小孩不宜獨自在河邊、爐旁, 夜間不宜單人外出, 尤其不要做現代化的高空遊戲, 如蹦極等。

4、心理護理

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 軀體的痛苦、家庭的歧視、社會的偏見, 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 患者常感到緊張、焦慮、恐懼、情緒不穩等, 時刻擔心再次發病, 家庭成員應經常給予關心、幫助、愛護, 針對思想顧慮及時給予疏導, 使其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愉快的心情、良好的情緒。

5、發作護理

一旦出現癲癇發作, 不必驚慌, 應立即將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 迅速鬆開衣領和褲帶, 將毛巾塞於上下牙齒之間, 以免咬傷舌頭, 不可強行按壓抽搐的身體, 以免骨折及脫臼。 如出現癲癇持續狀態, 應及時送醫院治療, 儘快終止癲癇發作。

溫馨提示:癲癇疾病雖然危害很大, 治療起來有一些難度。 但是並不是不可以治癒, 所以患者一定要採取合理的方法進行治療。 祝早日康復, 快樂生活!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