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肛腸科>正文

痔瘡是如何形成的

生活中每天都要吃東西, 精細食物吃得多, 而粗糧吃得少;幹硬食物吃得多, 軟食流質吃得太少;體內水分丟失多, 水喝得極少;雞、鴨、魚、蝦、海鮮類食物吃得多, 五穀雜糧吃得少;肥甘厚味食物吃得多, 蔬菜吃得少;纖維素食物不足, 直接影響糞便的軟硬、排泄次數、時間、規律。 體內垃圾無法正常清除, 也要導致便秘或腹瀉, 或肛裂、痔瘡等疾病。

非藥物療法:

無炎性(無濕熱或熱輕)的內外痔:(1)平臥或臀位稍高;(2)不久坐;(3)便後清潔肛門、天天如此;(4)便後將衛生紙附食指尖, 插入肛內1~2cm左右, 對內外痔邊壓邊揉, 用力輕、舒適為度,

1~2min即可;(5)便後收縮肛門數次;臥、蹲、坐、站過久必做, 同時用手揉肛門(和褲按揉);(6)雙側臀部一前一後, 交叉往回活動;(7)用貝康氣派活絡機摔動等;(8)不用被污染的內褲、床單、坐墊等物。

上述方法可保持肛門清潔衛生, 不污染, 又使肛門肌肉、血管、神經、括約肌、韌帶、提肛肌鬆弛, 恢復肛腸正常的舒縮功能活動, 使肛腸成為抗病力強的器官。

除食物與大小腸有關外, 平時有些習慣不當也與肛腸疾病有密切聯繫。 體內的渣質、濁氣排出都由大小腸來承擔, 尤其是大小腸擔負著排泄全身廢物體液的重擔, 又是排汙必經之路。 如久蹲廁所, 排便看報、雜誌, 抽煙, 精力分散排便感覺減弱, 血管擴張、充盈, 甚至便肛管表層和肌層鬆弛分離, 脫出肛門而成為肛管疾病。

排便除汙是大腸功能活動的反應。 必有便意強, 才去排便, 若稍有便意, 而猛力排便, 只能給肛門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引發疾病。

過時排便, 滯留、擠壓、摩擦、糞毒之邪蘊結腸道, 久而久之, 內痔、外痔、肛竇炎、肛周膿腫等疾病隨之而來。

久坐臥潮濕、寒冷的物體上, 寒冷之邪入體, 損傷氣血, 使肛門抵抗力減弱, 都會引起肛門疾病。 長期坐臥不透氣的塑膠薄膜或皮物上, 肛門皮膚毛孔被壓迫阻塞, 汗液、濁氣閉而不出, 或汗液濁氣排出又被吸收, 使局部邪毒為害, 腐蝕肌肉成為腸癰、肛瘺、肛門皮膚病(濕疹、疥癬)及肛周瘡瘍等。

同時人人都要有愉快的心情, 才能調和氣血, 使臟腑功能活動正常, 人體的陰陽才能平衡,

才能健康無病。

從醫多年來, 筆者將上述方法應用於臨床實踐, 並認真反復總結經驗教訓, 取得了良好的診療效果, 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 如:一位老患者, 30多歲時身患痔瘡病, 經筆者診療後痊癒, 至今74歲, 未見任何肛腸疾病復發。 類似情況, 還有很多很多。

常言道:“病從口入”, “病人不忌嘴, 醫生跑斷腿”。 《素問·六節藏象論》說:“天食人以五氣, 地食人以五味”。 《黃帝內經》說:“辛者走氣, 氣病無多食辛, 鹹者走血, 血病無多食鹹, 苦者走骨, 骨病無多食苦, 甘者走肉, 肉病無多食甘, 酸者走筋, 筋病無多食酸”。 肥甘厚味, 橫壁為痔, 就是說:五味之偏或氣、血、筋、骨、肌肉、臟腑有疾病者, 吃這些酸、苦、甘、辛、鹹的食物反傷身體。 飲食相宜有益身體健康, 飲食相禁有害成疾。

筆者從多年的從醫實踐中也深切體會到:生活習慣與肛腸疾病息息相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