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叫“富養”?

有句很有名的話, 叫“窮養兒, 富養女”, 有人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 對男孩要嚴格, 少給錢花, 對女孩則要多給錢花。 其實並不是這樣。 “富養”不僅僅指生活的富足, 更是教育的富足。 富養女孩不是嬌生慣養, 而是說要從小要培養她的氣質, 開闊她的視野, 增加她的閱世能力, 增強她的見識。 而“窮養”更不是說, 要讓男孩的成長環境特別物質匱乏, 而是讓他養成獨立自主、有責任有擔當、積極進取的優良品質。

孩子從出生開始, 教育就成了父母的終生課程。 父母必須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 才能在家庭教育這個馬拉松中做好孩子的領路人,

培養出全方位優秀的孩子。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公眾號, 專注於研究家庭教育中, 家長如何有效培養孩子的情商和綜合能力, 有效提升孩子的核心素養, 讓家長輕鬆, 讓孩子快樂的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

這個公眾號就是

鉛筆頭情商

(微信號:qianbitour)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入鉛筆頭情商↑

回復以下關鍵字看精彩專題

情商教育 | 提高成績 | 良好習慣 | 父母提升

這裡有關於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影響的探討:

人們往往會把原生家庭的痛苦帶入自己的婚姻關係中, 夫妻在生活中某些時候也會將伴侶當成自己的父母, 期望伴侶能夠給予自己父母沒能夠給予的關愛, 這些關愛有人稱之為“心理營養”。

如果伴侶能夠給到自己需要的“心理營養”, 一個人的心靈會得到滋養, 可能從童年愛的匱乏狀態中成長起來。

有關於學習中“聰明”與“勤奮”的關係的深入討論:

“這孩子特聰明就是學習不用心”, 這句話不知毀了多少人, 為什麼?它會給孩子一種錯誤的認識:聰明比勤奮高級, 智商比努力牛逼, 聰明是重要的優點, 而不用心是次要的缺點。 潛移默化之下, 孩子很容易輕視勤奮的力量。 哪怕原本有這種能力, 也會忽略這種能力的價值。

有關於努力最有力的語言:

孩子我為什麼叫你努力讀書?是為了讓你以後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而不是被選擇!是為了讓你以後能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 而不是被迫謀生。 我不想給了你放任快樂的童年,

碌碌無為的少年, 卻也留給了你鬱鬱寡歡的青年, 鬱悶不得志的中年, 以及不值得被尊重的老年。

進入鉛筆頭情商, 你可以深度閱讀這些好文:

《孫儷的原生家庭那麼糟糕, 可為什麼她的婚姻那麼幸福?》

《把兒子培養成紳士, 而不只是暖男》

《孩子, 並不是別人都理應給你讓座》

《你不教育孩子, 總會有人替你狠狠教育他》

《“這孩子特聰明就是學習不用心”, 這句話不知毀了多少人》

如果你關注教育, 重視孩子情商的培養, 想做一個與孩子一起快樂成長的父母, 那麼就訂閱這麼公眾號吧!

特別公告

生命君會不定期推薦各類優質公眾號, 其他公眾號的文案、標題及內容由對方提供, 不代表《生命時報》的價值取向, 願你在享受健康的同時,

體驗更多種美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