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十個月之後負面們肯定是需要給孩子添加輔食的, 而不是一直都吃之前的食物, 這樣孩子會覺得沒有任何的興趣, 也擔心孩子吃了一些食物之後對身體傷害大, 或者是根本不能消化, 造成消化不良, 引起孩子腹脹, 這些症狀都是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給腸胃帶來負擔, 甚至是會出現腹瀉的現象, 那麼十個月的寶寶能吃整個雞蛋嗎?
蛋黃可在嬰兒6個月以後餵食, 同時觀察吃過後皮膚有無出現皮疹、蕁麻疹、嘔吐等過敏現象, 因為嬰幼兒免疫力較弱, 對新品種食物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蛋白則應在孩子1周歲以後才可喂給, 因為嬰幼兒吃蛋白更易出現過敏現象。
有營養專家認為:
一歲到一歲半的嬰兒最好只吃蛋黃, 而且每天不能超過一個;
一歲半到兩歲, 可以4日吃一個雞蛋;
年齡稍大一些後, 才可以每天吃一個雞蛋。
這樣, 既可滿足嬰幼兒營養需要, 又能避免因食用過量而影響健康, 主要是影響腎臟的發育。 要注意, 如果嬰兒的糞便中發現有形狀如蛋白的潺質, 這表明孩子未消化吸收蛋白質, 這時要把蛋黃拌煮到其他食物(如健兒粉、糕乾粉、米粉)中一起餵食。
雞蛋是營養豐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其中卵磷脂和卵黃素是嬰兒身體發育特別需要的物質。
2歲左右的孩子,每天吃1~1.5個雞蛋就足夠了。 如果食入太多,孩子的胃腸負擔不了,會導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引起消化不良和營養不良。 對小兒而言,雞蛋是一種難以消化的食物,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另外,雞蛋還具有發酵特性,兒童的皮膚如果生瘡化膿,吃了雞蛋會使病情加劇。
民間流行用開水沖雞蛋加糖的做法,這是不可取的。 由於開水沖雞蛋時高溫保持的時間很短,雞蛋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卵不能完全被燙死,因而容易引起腹瀉和寄生蟲病;嚴重的還會因此得腸炎或傷寒。 此外,還可能發生急性食物中毒。
雞蛋更不能生吃,吃生雞蛋很容易發生“弓形蟲”感染,常會引起肺炎、心肌炎、斑丘疹、肌肉和關節疼痛、腦炎、腦膜炎等,後果十分嚴重。
所以給孩子吃雞蛋,一定要煮熟,以吃蒸蛋為好,不宜用開水沖雞蛋,更不能給孩子吃生雞蛋。
這個要看孩子的消化能力, 如果孩子的消化能力還的話, 那麼不管是幾個月過後, 都是可以給孩子吃的這個十個月的寶寶消化應該已經差不多了, 可以給孩子吃少點雞蛋了, 將蛋黃一起吃掉都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如果害怕孩子吃了蛋黃不消化的話, 那麼吃點蛋黃要喝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