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西醫治標中醫治本, 要想徹底根治肝硬化腹水中醫治療是必須要進行的。 肝病醫院耿院長從事肝硬化治療30餘年, 獨創了針對耕種肝病的中藥製劑35種, 並獨創出中西醫結合的三聯法來治療肝硬化腹水, 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不但治療效果顯著, 而且治癒後的復發率也明顯降低:
肝複康膠囊氣血雙補, 養肝益腎, 以提高白蛋白、調整蛋白比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為主, 並能促進肝細胞再生以改善肝功能;
消臌軟堅丸健脾利濕、舒肝理氣、行氣利水、軟堅散結, 以阻逆肝纖維化、緩解門脈高壓、利尿為主,
治腹水湯藥, 則主要根據肝腹水後期的主要證型:濕熱內蘊型及肝腎陰虛型而設, 通過辨證施治, 重在利尿, 增強對頑固性腹水的功效, 部分患者胃腸脹氣偏重, 口服健脾消脹湯, 健脾利濕、舒肝理氣, 以理氣為主結合利水緩解腹脹。
對早期的稀釋性低鈉血症應予限水, 酌情給予滲透性利尿劑(如甘露醇)排出多餘水分, 而對真性缺鈉性低鈉血症不僅需飲食給鈉, 嚴重時還需靜脈補鈉。 肝硬化患者積極處理低鈉血症對防治肝性腦病及肝腎綜合征有益。
中藥保留灌腸法則主要用於治療腎功能不全患者, 中醫認為肝病晚期併發腎功能不全, 多是正氣本虛, 濁毒瘀熱阻滯、氣化失司所致,
複方大承氣東加減治療主要用於胸腹腔感染及高燒不退、用抗生素療效不佳的患者, 與抗生素聯合用藥, 能有效退熱而緩解病情, 中醫認為肝腹水併發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等感染, 多是由於臟腑氣機鬱滯, 升降失司, 鬱結化熱而致裡熱實證, 進而熱、毒、瘀、濕結聚不散而成熱毒熾盛、氣血逆亂。 本方清熱解毒、通腑攻下為主, 具有明顯的抑菌消炎、清除內毒素、增強機體非特異性抗感染能力等作用。
退黃降氨湯“方一、方二”, 採用低位灌湯法治療高黃疸肝昏迷或低黃疸肝昏迷, 退黃降氨湯清熱、解毒、化痰開結、醒神開竅, 消除大腸內毒素, 有明顯的退黃疸降血氨作用。 在配合輸精氨酸、雅博司等西藥, 明顯提高了對肝昏迷患者的治癒率, 減少了病死率。
肝硬化腹水住院治療的患者, 一般在一個月左右即可達到腹水消退, 病情穩定而出院。 出院後的隨訪證實中西醫結合三聯法, 還可以明顯降低肝腹水的復發率, 遠期療效理想, 受到肝病專家和患者的信賴與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