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面神經麻痹後, 首先, 思想不要緊張, 要放鬆, 一般得了面神經麻痹後能治好, 採用相同的治療辦法, 有的病人需治療半個月, 有的病人則需12個月, 還有的需半年, 所以說,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 千萬不能著急,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雙側面肌痙攣發病率。
本病以中年以上女性多見, 多發生於一側, 兩側受累者少見。
1、陣發性一側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搐, 大多從眼輪匝肌開始, 以後逐漸波及至一側包括頸闊肌在內的面部表情肌, 額肌一般不受累。
2、病情進展緩慢。 開始時抽搐較輕, 短時即緩解, 間歇期較長,
3、面肌痙攣為突發性的無規律的抽動, 患者不能自控, 勞累等引起或加重。 一次抽搐由數秒鐘至幾分鐘或更長時間, 間歇期隨症狀加重而逐漸縮短。 嚴重者抽搐呈強直性, 至患側眼不能睜開, 抽搐時患者常心煩意亂, 影響工作學習, 入眠後多數抽搐停止。
4、抽搐發作時面部一般無痛感, 不伴頸部及肢體的抽搐。
5、個別可有頭痛及同側耳鳴, 聽覺過敏, 患側面部血管舒縮功能紊亂等, 但無視力下降。
面肌痙攣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原髮型面肌痙攣、一種是面癱後遺症產生的面肌痙攣。 兩種類型可以從症狀表現上區分出來。
近年來, 面肌痙攣的發病率明顯上升, 對於面肌痙攣的治療卻一直沒有很有效的方法。 西醫一般應用抑制神經或損傷神經的方法治療, 結果使神經傳導消失, 迴圈障礙形成面癱。 面部不會動了, 痙攣自然也停止了, 過一段時面癱有所恢復, 痙攣也就又產生了, 更有甚者面癱沒有完全恢復, 痙攣卻更重了, 如此形成了面癱加痙攣的雙重病症, 可謂“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