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源性偏頭痛是伴有頸部壓痛、與頸神經受刺激有關的偏頭痛, 發生率很高, 臨床表現較複雜, 頭痛持續時間長, 治療較困難。
引起頸源性偏頭痛頸椎病變最常見的原因是骨質增生, 尤其是頸椎關節的骨刺形成, 後者往往是造成頸神經根與椎動脈受壓的主要原因。 椎動脈是疼痛的敏感結構, 因骨質增生而受壓導致椎動脈供血不足, 其中20%的病例出現一側搏動性頭痛, 而與偏頭痛難以區別。
頸源性偏頭痛有以下特點:
1.頭痛側上肢均有麻木、疼痛、無力和抬肩困難等頸胸神經根症狀, 以及眩暈、咽痛或咽阻塞感和頭痛側耳鳴、耳內疼痛等腦幹感覺神經激惹症狀,
2.除疲勞、受寒外, 大多數以頸部突然轉動或前屈後仰為發病誘因。
3.有1~10分鐘的一側或一側為主的黑朦、閃光暗點等先兆症狀。
4.頭痛部位每次恒定不變, 多局限於枕部。
5.均有頭痛側或雙側枕大神經炎的主客觀症狀。
6.有頭痛側的顏面感覺障礙, 角膜反射或咽反射的減弱等輕微腦幹體征, 轉頸時可有短暫的眩暈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