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陳玉患慢性支氣管炎已有7年多了, 但由於保養得當, 已經半年多未曾有過大的發作。 但是隨著天氣日漸寒冷, 陳玉一個月前感染了風寒, 結果引起了慢性支氣管炎發作, 一直咳嗽未見好轉。
此外, 陳玉的咳痰呈白色黏稠狀, 還伴有胸悶, 食欲不佳, 口幹不喜飲水, 大便溏稀, 心煩失眠, 耳鳴等症狀。 陳玉不得不去找自己的主治醫生進行治療。 醫生觀其舌光紅, 脈細弦數, 是由於痰濁犯肺, 肺失肅降, 氣陰兩虧所致, 治療上應當標本兼顧, 開方如下:
川石斛, 大麥冬, 炒黃芩, 炒白術, 朱茯苓, 薏苡仁, 廣郁金, 白杏仁,
服用5劑之後, 陳玉感到咳痰減少, 稍微有了點食欲, 但依然感到口幹, 大便溏稀。 經查仍舌光紅, 醫生在上方基礎上去掉薏苡仁, 加入炒黨參, 囑咐陳玉繼續服用5日。
三診時, 陳玉的咳嗽症狀已消失, 食欲增大, 口幹症狀大大減輕, 大便恢復正常。 但感覺頭暈、面部發燒。 醫生考慮陳玉年紀較大, 氣血虧損, 因此在隨後的鞏固治療中, 調整了藥方, 特地加入了一些滋補品。
藥物組成:川石斛, 京玄參, 大麥冬, 炒黃芩, 杭白芍, 珍珠母, 廣郁金, 生甘草, 冬瓜子, 雲茯苓, 炒穀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