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心, 心臟病人保健的八大注意事項。 秋季是從夏季到冬季的過渡性季節, 寒暖漸變, 常常不易立即感覺和體驗到, 且秋季的寒暖又常反復, 寒而複暖, 暖後又寒, 使人防不勝防。 專家提醒, 秋季感冒受寒一般較為普遍, 但真正應防範的是心腦血管疾病。 著涼感冒、血壓波動、飲食不當是冠心病的主要誘因。 因此, 秋季護心要注意以下8點:
1.嚴防感冒。 秋季溫差大, 人體的抵抗力下降, 尤其當幾場秋雨過後氣溫驟降時, 人們極易傷風感冒, 應及時增減衣物, 並適當進行戶外活動。 感染是誘發心衰的首要原因,
2.控制血壓。 時涼時熱、變化無常的天氣易導致血壓升高。 高血壓患者尤其男性應保持樂觀情緒, 防止過度興奮和疲勞, 避免酗酒。
3.情緒不能過分激動。 情緒激動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 導致心跳加快, 心臟負擔增加。 避免中強度體力活動, 以減輕心臟負擔。
4.嚴格控制食鹽的攝入。 飲食中過多的攝鹽是心臟疾患的“敵人”, 但食鹽攝入太少又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 會導致另外一些疾病(如低鈉血症)。 攝鹽多少才是合適的呢?一般輕度患者每日限制在5克左右, 中重度患者還要適度減少。
5.適量運動。 特別推薦“三、五、七”運動法。
6.出遊時, 心臟病患者最好隨身攜帶藥物, 出現症狀時及早服藥。 出現心慌、胸悶、憋氣等症狀要及早醫治。
7.充足睡眠。 相比苦夏的濕熱難眠, 秋季天氣涼爽許多, 入睡也容易了許多, 因此, 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每天睡夠7個小時, 且睡眠品質要高。
8.合理飲食。 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不要跟風貼秋膘, 飲食應堅持以清淡為主, 避免三餐過飽, 及時補充體內水分。 但心衰患者要限制飲水量, 因為飲水過多會增加心臟負擔, 加重病情。
溫馨提示:心腦血管病理基礎是“虛”、“淤”、“痰”等, 提出了“供血不足乃萬病之源”、“腦心同治”兩大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