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中藥治療方法
1.肺脾氣虛
表現:鼻粘膜及鼻甲腫脹, 色淡或淡紅, 交替性鼻塞, 時輕時重, 流稀涕, 遇寒加重, 頭部微脹不適。 偏於肺氣虛者, 兼見咳嗽痰稀, 氣短, 舌質淡紅, 苔薄白, 脈浮緩。 偏於脾氣虛者, 兼見食欲欠佳, 大便時稀, 體倦乏力, 舌質淡, 苔白膩, 脈緩弱。
中成藥:
①碧雲散或魚腦石散吹鼻, 每天3~4次。
②鵝不食草(95%)、樟腦(5%), 研末和勻, 瓶裝蜜封。 用時以薄絹包裹, 溫熨囟前。
③用鼻通軟膏或滴鼻淨滴鼻, 每日2~3次。
食療:
辛荑花6克, 蘇葉9克, 薑、蔥適量。 煎水服, 每天1劑, 連服3~5劑。
2.邪毒滯留
表現:鼻甲腫脹色暗, 鼻塞涕多, 或黃稠或粘白,
中成藥:
①可參考上證。
②鼻窒嚴重, 下鼻甲肥大者, 可行手術治療。
食療:
桑葉9克, 菊花6克, 甜杏仁9克, 粳米60克。 前2味藥煎水去渣, 加甜杏仁、粳米煮粥食。 每日1劑。 連服8~10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