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藥酒的具體製作方法

冷浸法

根據病情需要, 將所需藥物或食物按處方用量進行調配後, 將物料擇淨洗潔瀝幹, 切片或粉碎後, 投入到預先準備的器皿內, 按比例兌入優質白酒或黃酒, 密封浸泡, 浸泡期間, 經常振搖或翻動藥物, 貯存一段時間, 或三五天, 或數月, 典籍中亦有浸泡一天時間者。 一般來說, 新鮮藥物時間可適當短些, 具有一定毒性的藥品或乾燥品浸泡時間可長些, 短者半月, 長者可達半年以上, 待藥物中的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藥性與酒性充分融合時, 將酒汁濾出, 每天服數次, 每次服適量, 此種方法操作方便,

容易掌握, 故最常為大眾所接受。

熱浸法

熱浸法是一種古老而有效的製作藥酒的方法。 通常是將中藥材與酒同煮一定時間, 然後放涼崇存。 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 又能使中藥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浸出。 但煮酒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既要防止酒精燃燒, 又要防止酒精揮發。 因此也可採用隔水煮燉的間接加熱方法。 此法適宜於家庭製作藥酒, 其方法是:將中藥材與酒先放在小砂鍋內, 或搪瓷罐等容器中, 然後放在另一更大的盛水鍋中燉煮, 時間不宜過長, 以免酒精揮發。 此時一般可於藥面出現泡沫時離火, 趁熱密封, 靜置半月後過濾去渣即得。 工業生產時, 可將粗碎後的中藥材用紗布包好, 懸於白酒中, 再放入密封的容器內,

置水浴上用40?50度低溫浸漬3?~7天, 也可浸漬2次, 合併浸液, 放置數日後過濾即得。 此外, 還可在實驗室或生產車間中採用回流法提取, 即在浸藥的容器上方加上回流冷卻器, 使浸泡的藥材和酒的混合物保持微沸, 根據不同的中藥材和不同的酒度, 再確定回流時間。 回流結束後即進行冷卻, 然後過濾即得。

煎煮法

此法必須將中藥材粉碎成粉末, 全部放人砂鍋中, 加水至高出藥面約10cm, 浸泡約6小時, 然後加熱煮沸1~2小時, 過濾後, 藥渣再加水適量複煎1次.合併兩次藥液, 靜置8小時後, 再取上清液加熱濃縮成稠膏狀, 待冷卻後, 再加人等量的酒, 混勻, 置於容器中, 密封, 約7天后取上清液, 即成。 煎煮法用酒量較少, 服用時酒味不重, 便於飲用,

尤其對不善於飲酒的人尤為適宜。 但含揮發油的芳香性中藥材不宜採用此法。

煮酒法

此法將藥物按所需藥味和用量配製後, 將藥物置煮鍋中, 加人酒或酒、水各適量, 對藥物進行煎煮乘溫熱服的方法。 這種方法一般即煮即飲, 藥性溫和, 可加快藥力的宣散, 達到溫中散寒、活血止痛等作用。

釀酒法

此法即根據需要按比例取新鮮或乾燥的藥物, 將藥物洗淨瀝幹後, 鮮者可搗取汁, 幹者可將藥物粉碎後, 加水煎取藥汁, 將藥汁過濾後與蒸熟的糯米飯拌勻, 待其變涼後加人酒麴, 甘味補益藥物還可將藥物搗碎後, 直接與糯米同煮, 同置器皿中如釀甜酒法讓其發酵, 至酒香味甜時, 即可取出飲用, 此法所制藥酒既有酒體的香甜,

又有藥物成分而具備治療作用, 藥借酒力、通行全身, 故其療效可靠, 又因其乙醇度不高, 而具有補益氣血作用, 廣泛適合各類人員服用。 但因其釀制工藝技術要求較高, 不易掌握, 稍不注意酒即變老發酸, 有一定釀制經驗的人釀制才易達到品質要求, 故此種制法雖受大眾歡迎, 但因條件所限, 目前不及上述浸酒法廣泛被大眾所採用。

淋酒法

將藥物經炒制或蒸熟後, 用酒淋洗, 可淋洗一遍, 亦可淋洗數遍, 然後去滓取酒飲用, 如《本草綱目》中豆淋酒法等。

滲濾法

滲濾法適用於藥廠生產。 先將中藥材粉碎成粗末, 加人適量的白酒浸潤2~4小時, 使藥材粗粉充分膨脹, 分次均勻地裝人底部墊有脫脂棉的滲濾器中, 每次裝好後用木棒壓緊。

裝完中藥材, 上面蓋上紗布, 並壓上一層洗淨的小石子;以免加人白酒後使藥粉浮起。 然後打開滲濾器下口的開關, 再慢慢地從滲濾器上部加進白酒, 當液體自下口流出時關閉上開關, 從而使流出的液體倒入滲濾器內, 繼續加人白酒至高出藥粉面數釐米為止, 然後加蓋, 放置24~48小時後打開下口開關, 使滲濾液緩緩流出。 按規定量收集濾液, 加入矯味劑攪勻, 溶解後密封, 靜置數日後濾出藥液, 再添加白酒至規定量, 即得藥酒。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