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習一:速食麵代替早餐
經常食用速食麵替代早餐, 對人體健康和發育都是很不利的。 因為, 維持人體正常生理代謝需要六大要素, 而速食麵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 其他營養成分很少。 因此, 如果長期以速食麵代替早餐, 會導致頭暈、乏力、消瘦、心悸、精神不振等, 嚴重者可出現體重下降, 肌肉萎縮等營養缺乏之表現。
惡習二:水果代替蔬菜
水果和蔬菜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為此, 許多人以為, 只要每天吃些水果, 不吃或少吃蔬菜也無妨。 其實, 蔬菜是僅次於糧食的人體必需的食物, 它更能有效地促進人體吸收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營養素。
惡習四:礦泉水代替白開水
很多人說礦泉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 就不再喝白開水, 全用礦泉水代替, 但是礦泉水也會受到土地中有害物質的污染。 近日, 荷蘭科學家對瓶裝礦泉水進行了分析, 結果發現礦泉水更容易受到危險微生物和細菌的污染。 儘管這些細菌可能並不會對健康人的身體造成太大的威脅, 但對那些免疫力較弱的人來說, 瓶裝礦泉水中的細菌可能會造成相當大的危險。
惡習五:畜肉代替魚肉
只吃豬肉,
惡習六:紅糖代替白糖
紅糖和白糖都是由甘蔗或甜菜提取出來的, 紅糖的製作工藝較白糖稍微簡單一些, 其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纖維素也較多, 而且釋放能量較快, 吸收利用率也更高。 但是, 紅糖的味道不如白糖那麼甜, 人們在喝茶和咖啡時自然而然就會多放些, 所以其實紅糖有時候比白糖更危險。
惡習七:補藥代替營養品
不少人在醫生建議加強點營養時, 卻往往去服用各種補藥。 然而, 專家指出, 補藥不可代替營養品。 氨基酸是常見補藥, 但若不是進食困難, 則不必應用, 盲目輸氨基酸不僅可致過敏反應, 對於腎功能不好者, 還可能導致肝昏迷、尿毒癥的發生。 不少人認為, 維生素類藥物對身體有益, 多吃點無妨, 實則不然, 長期服用維生素a、d丸可發生維生素a中毒, 出現骨痛、嘔吐、瘙癢、脫髮等。 因此, 加強營養, 應從調節飲食入手, 切勿濫用營養品。
惡習八:營養品代替天然食品
很多人越來越重視營養, 這是好事, 但濫用營養品, 好事就變成壞事。 把蛋白粉當飯吃, 把維生素當水果和蔬菜, 認為吃了這些營養品, 身體就會長保健康。 更有不少人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