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麻黃煎服為何導致心悸、失眠?

麻黃煎服

導致心悸、氣促、失眠

案例:57歲的謝大伯患有支氣管哮喘1O多年, 每次發作時均到當地衛生院就診。 醫生給予1O%葡萄糖酸鈣、地塞米松靜脈注射, 或維丁膠性鈣、苯海拉明肌肉注射以及其他藥物口服, 症狀可有好轉, 但時有反復。 不久前的一天傍晚, 謝大伯支氣管哮喘(呼氣性呼吸困難)再發, 聽說中藥麻黃有平喘作用, 便到某藥店購買麻黃。 藥師未加細究, 賣給謝大伯麻黃50克。 謝大伯回家後即煎服, 服畢呼吸困難有所緩解, 但卻出現心悸、氣促、失眠症狀。 提示:

此為麻黃的副作用所致。 副作用的發生機理為藥物作用的選擇性不強,

作用範圍廣, 當利用其中一個作用作為治療作用時, 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 在本例中, 因麻黃中的有效成分麻黃堿既可通過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改善哮喘症狀, 又可興奮中樞神經系統, 導致心悸、氣急、失眠等, 故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也就成了副作用;又如大黃有瀉熱通便、活血祛淤和清熱解毒等作用, 當用它來治療閉經和痛經時, 活血祛淤就成為治療作用, 而瀉熱通便則成了副作用(可導致溏便)。 一般來說, 藥物的治療範圍越廣, 選擇性越差, 則副作用越大, 且隨用藥目的的不同, 治療作用和副作用互相轉化。 故使用中藥也要嚴格掌握適應症, 並採取預防措施。

複方丹參顆粒沖服

導致過敏性休克

案例:72歲的古大爺患有冠心病13年, 一直在村衛生站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冠心蘇合香丸以及維生素類藥, 症狀有所緩解。 不久前的一天, 古大爺冠心病心絞痛再度發作, 古大爺認為以上“藥物療效不好”, 故到某藥店要求購買“新藥”。 藥師推薦複方丹參顆粒沖劑給他試服, 古大爺遵囑服用。 服用第1次約15分鐘後, 古大爺心絞痛症狀明顯緩解, 但出現全身皮膚潮紅、劇烈瘙癢和呼吸困難, 隨即出現精神淡漠、面色蒼白, 並暈倒在地上。 家人急送古大爺到某醫院就診, 醫生診斷為複方丹參顆粒沖劑所致的過敏性休克。

本例症狀為藥物變態反應所致。 藥物變態反應為藥物作為半抗原或全抗原刺激機體而發生的過強的免疫反應。

臨床發現丹參、穿心蓮等可導致急性蕁麻疹;兩面針和虎杖等可導致藥疹樣皮炎;蓖麻子、蒼耳子和蟾蜍等可導致剝脫性皮炎;沙參、玉竹、槐花等可導致斑丘疹;黃連、黃柏和大黃等可導致濕疹;龍骨、牡蠣、龜板和瓦楞子等可導致過敏性休克;此外, 某些中成藥如複方丹參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藿香正氣水以及六神丸等也可引起變態反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