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麻辣燙是小型的火鍋, 冬天天氣寒冷, 不少人都會吃麻辣燙, 導致麻辣燙的生意火爆。 那麼麻辣燙到底健康嗎?麻辣燙中隱藏哪些危害呢?
1、辛辣鹹香重口味掩蓋了危害
濃郁的辛辣味可以掩蓋食材的不良的味道, 同時, 刺激食欲胃口大開, 多吃的同時也會對胃腸產生更多的刺激, 隨著辣度的增加, 刺激也在增加, 長期下去早晚可能出現胃腸的問題, 如胃炎和胃潰瘍等等。 調味料過鹹, 鹽攝入超標, 增加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的發生風險。
2、食材不夠新鮮衛生
麻辣燙都是已經煮好了擺在那裡的,
3、細菌感染
街頭小吃是各種細菌以及病菌的集聚地, 麻辣燙的食材雜、清洗難, 通常都夾雜著比較多的泥土、雜質, 衛生安全隱患最多。 麻辣燙經常滿滿的一鍋, 如果沒有煮開或者是煮燙的話, 其中的細菌、寄生蟲卵就不會徹底殺死, 長期食用很容易誘發消化道疾病。
4、非法添加化學成分
一些商家受利益驅動, 會在麻辣燙中非法添加國家明令禁止的化學成分, 如工業堿、福馬林等用於食物保鮮。 工業堿中含有大量對人體有害的雜質, 而福馬林就是40%濃度的甲醛溶液,
5、回收鍋底
有不少麻辣燙、火鍋店, 包括少數知名火鍋品牌, 仍在使用回收鍋底, 一鍋料煮了一天后, 第二天仍繼續用, 有的甚至新料、舊料混起來用上好幾天。 麻辣燙的水都是“千滾水”, 長時間沸騰, 煮了一遍又一遍, 水中積累的重金屬、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越來越多。 “千滾水”會干擾人的胃腸功能, 導致出現腹瀉、腹脹等不適。 過量攝入亞硝酸鹽, 還有致畸、致癌、致甲狀腺腫等危險。
6、生熟一鍋易惹病菌
麻辣燙都是生熟一鍋的, 已經煮熟的、剛剛下鍋的、半生不熟的都在同一個鍋裡, 而病菌和寄生蟲卵也在那一起傳來傳去, 吃了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和腸胃炎。
7、食物過燙
人的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最高只能耐受50℃至60℃的溫度, 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黏膜, 導致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
溫馨提醒:建議外面的麻辣燙還是要少吃, 如果實在好這口, 最好還是在家裡自製麻辣燙, 能讓自己吃的更營養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