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學會傾聽自己的孩子, 孩子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父母要學會用一定的方法來傾聽孩子的想法。 所以, 父母要掌握一些方法來與孩子交流, 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聲。 那麼, 父母該如何傾聽孩子的心聲呢?
尊重孩子
當孩子傾訴心聲時, 家長一定要與孩子平視, 而不是一副居高臨下的態度。 這是一種最基本的尊重。 孩子也是需要這種尊重的。
認真傾聽
當孩子傾訴心聲時, 家長的眼睛可以跟著說話的孩子轉動, 很自然的用眼睛表達出你的愉悅。 讓孩子意識到你有在認真聽, 他的心理會就會不自覺的放鬆,
帶著愛去傾聽
父母傾聽孩子的心聲不是單向的溝通, 而是一種雙向的互動, 也就是說在傾聽的過程中, 父母應當飽含愛意。 當然, 父母關心孩子不是領導關心下屬, 所以父母不應像領導傾聽下屬訴苦一樣, 除了安慰和勸導之外便是就事論事, 而是應該帶著深深的愛走近女孩的內心。
教育原則——關係大於教育
其實, 家長不必說很多的教育理念, 更不必喋喋不休地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 不應該怎麼做, 只要有良好的關係就行。 良好的關係不是過度的親密, 而是自由、和諧、彼此尊重。 父母與孩子建立了這種關係, 就會發現你希望孩子怎麼變, 孩子就會怎麼變。 而建立這種關係, 傾聽是必不可少的。
關注孩子傾訴時的情緒
要記住一點, 傾聽並認可孩子的情緒並不意味著必須對這些情緒表示贊同。 您也沒有必要與孩子分擔這些情緒。 不過, 您需要意識到它們, 並要感同身受——也就是讓自己站在對方的立場上, 想像他們的感受。 留意非語言資訊:面部表情、語調、姿勢等等。 設法分析出自己在類似的情況下會有何感受。
通過遊戲訓練孩子的傾聽能力
孩子能否認真傾聽是一種重要的能力,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 許多孩子在聽他人講話時往往心不在焉, 或左顧右盼, 或處理他事, 或擺弄東西, 或不時走動, 這樣最容易傷害講話人的自尊心。 這樣的談話不僅無法收到較好的效果, 還會影響到雙方的關係。
父母要調整說話的細節
許多父母在與孩子交流的過程中, 喜歡把自己置於家長的權威位置上, 喜歡對孩子下命令。 如果父母能夠調整自己的心態, 與孩子平等地交流, 平等地對話, 孩子就能夠傾聽父母的每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