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寶寶要恢復正常的生長發育, 必須補充足夠的營養, 早產寶寶的生理機能發育不很完善, 要盡一切可能用母乳餵養。 母乳內含豐富的乳白蛋白, 其中的氨基酸能夠促進寶寶生長, 下面我們看看如何讓早產寶寶長得更強壯?
導致早產的原因
早產與懷孕年齡的關係
未滿20歲或大於35歲的孕媽媽早產率明顯增高, 尤其是小於20歲者, 早產發生率是20~34歲年齡組的11倍。
早產與流產史的關係
流產史, 尤其是晚期流產史、反復流產、人工流產、引產或流產後不足一年又再次懷孕, 這些情況對孕媽媽影響最大。
早產與胎位的關係
臀位早產的發生率為20.4%, 是一般胎位正常的產婦早產率的7倍。
如何讓早產寶寶長得更強壯
少食多餐
早產寶寶的胃容量較小, 胃腸道消化功能不健全, 吃奶量過多可能會導致胃儲留引起溢奶, 嚴重時還會造成消化不良、腹瀉。 少吃多餐可以有效調解寶寶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之間的矛盾。 新媽媽喂寶寶時可以縮短間隔時間, 奶量由少到多逐漸增加, 讓寶寶脆弱的消化系統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我調節。
合理添加輔食
早產寶寶加輔食需參考生理發育程度, 即出生後的月數減去早產的月數。 例如:寶寶現在已出生6個月,
減少光線
光線會對早產的寶寶腦部發育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因為光線刺激會使早產寶寶的視網膜病變的機率提高, 使他們的生長出現緩慢的情況, 而且持續性照明還會將寶寶的睡眠打亂, 令他們的生物鐘出現變化。 因此, 在新生兒出生的這段時間裡, 一定要將光線對寶寶的刺激減少到最小, 比如給寶寶拉上窗簾, 將室內的燈光調小等, 營造出一個跟子宮一樣幽暗的環境。
維持合宜室溫
早產兒對環境的溫度和變遷一樣敏感,
沐浴
2000克左右的早產兒, 早幾天採用油澡(用消毒的植物油擦掉胎脂), 以後可用溫水浴, 過多的操作、搬動易使之疲勞, 增加心臟負擔和消耗熱能, 還會引起吐奶甚至顱內出血, 因此, 動作應儘量輕柔。
保暖
保暖是減少早產兒死亡的最重要措施, 室溫應保持在26—28℃, 濕度維持在55%—65%, 夏季可經常用濕拖把拖地, 冬季在室內燒一壺啟蓋的沸水, 充分的濕度可避免呼吸道粘膜的乾燥。 體溫維持穩定在36—37℃之間為正常, 觸摸手腳指(趾)端暖和, 面色紅潤, 呼吸均勻, 吃飽了能安靜入睡為正常狀態。 過度保暖可發生高熱甚至燙傷, 熱水袋的水溫50—60℃, 不能用沸水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