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6歲孩子的表達能力不強,應該如何提高?

俊果媽問:寶寶是6歲的小女孩, 在點評、主持的時候是擅長表達的, 但是平時反而不愛表達, 也不愛說話。 我該怎麼引導她, 讓她融入其他孩子的社交圈?讓孩子把想說的話說出來?

感謝俊果媽媽的問題, 剛才聽到麗君老師說小朋友在舞臺上表演時, 包括在我們的小主持人這個圈子裡面, 主持、點評的能力都不錯, 由此看來, 孩子的表達能力沒有問題。 媽媽想讓她和其他小孩子融在一起, 這個能力屬於溝通能力, 孩子現在已有很好的表達能力, 我們該怎麼幫助她, 讓她順利地與別人對接, 怎樣激發她的溝通能力呢?

很多孩子由於性格的原因, 比較內斂, 對待陌生人的時候, 不太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一些思維和思想, 這也不是一件什麼壞事情。 人與人之間是有一些交流的禮儀、禮貌, 比如在外面主動稱呼叔叔、阿姨好, 這種禮貌是一種生活常規的禮儀, 像這些我們就可以好好地引導孩子去做。

首先, 我們要對別人主動表達出禮貌, 讓孩子經常看見我們是這樣做的, 主動表達禮貌、禮儀成為一種習慣。 比如從學校回來, 要跟爸爸、媽媽說:“我們回來了。 ”出門的時候要說:“再見。 ”這些都是平時需要養成的禮儀習慣。

到了別人家以後, 你想要去動或拿些東西, 或者希望別人送給你, 把它變成你自己的, 這些都需要自己主動表達。

這些表達就是要把你自己內心的話講出來, 讓對方聽懂了以後, 或者接受以後, 再回應我們, 這就是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有很多種技巧。 昨天晚上我在看書的時候, 我跟我們家孩子談到, 在我們講話溝通的過程當中, 如果我們對別人的要求小一點點, 就很容易達成我們的目標。 比如, 募款時說:“先生(小姐), 你能為這次活動捐款嗎?就算一美元也是對他們有幫助的。 ”

我就問我家劉瑾婷, 他為什麼說這樣一句話呢?假如我問你, 你願意捐款嗎?你的回答可能就是兩種:一種是願意, 一種是不願意。 但是如果我在後面加上一句話, 說:“哪怕是一美分、一美元也能幫助別人。 ”在你說YES還是NO時, 他一定會說:“我願意、我會”。

我會經常教孩子一些像這樣的溝通技巧。

孩子馬上反應過來, 然後告訴我:“媽媽, 我需要一些零花錢買筆, 哪怕是一元錢, 我也能夠買到一支筆。 ”她馬上就能運用到這上面去。

孩子在講話的時候, 我也常常告訴她, 該怎樣把一句話說得很清楚。 在表達的時候, 要說清楚你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像寫作文一樣, 你要把這些話語, 簡單地表達出來。

她說:“媽媽, 我明天要買一支筆。 ”我說:“你這句話說得很模糊, 我聽不太懂, 請你把時間、經過、起因說清楚, 應該怎麼講呢?”於是, 她又講了一遍。 她說:“媽媽, 我的筆芯快用完了, 明天需要買0.5的筆芯, 放到我的筆裡面。 筆芯差不多要一塊五毛錢, 明天早上或者中午時, 能不能幫我買筆芯呢?”我說:“你這樣表達, 很好。

她一開始沒有表達清楚, 我說:“明天有很多時間段, 有早上、有中午、也有晚上, 你到底是什麼時間?如果你能夠表達得更清楚、更清晰, 別人才能夠很好地去滿足你的要求, 對不對?”

孩子在說話的時候, 我們要注意他們在說的過程中, 他的話語有沒有條理性?他的請求能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他需要把這句話說得很清楚、很明白, 我們需要教孩子如何去表達。

表達的方法有很多種, 比如有陳述性的, 也有反問性質的。 有時候是我們對父母的愛, 對爺爺、奶奶的愛, 我們經常需要孩子把自己的內心表達出來。 我們首先做表達, 接著孩子也會這樣講, 這樣講的時候, 就會順理成章的。

面對外面的陌生人時, 有一些孩子確實是因為性格比較內斂,

不會主動跟陌生人做交流;有的孩子比較外向、活躍一點, 面對陌生人時, 隨時都可以做交流, 他知道怎麼切入這個點。 第一種孩子, 有很多是和陌生人玩熟了以後才願意去表達, 因為自己融進去了。

這個主動性和被動性都需要我們經常有意、無意地去帶動孩子, 這是有一個過程的。 有些孩子的性格在0-6歲之間已經定型, 一個很內斂的孩子, 你卻要他跟陌生人交流, 或很主動、很活躍地到舞臺表演, 馬上融入集體去說話和表達, 其實並不一定非得如此。

因為性格沒有好壞之分, 他有自己的性格所長。 就像我們的手, 伸出來也有手掌、手背, 這是一樣的道理。 在孩子的性格優勢裡, 一定會有劣勢存在;在性格的劣勢裡, 一定可以看到其優勢的存在。

我們家的孩子經常跟我說:“媽媽,很多事情我們不能夠只看到它壞的一面。壞的一面,其中一定也有好的一面;好的一面裡,也藏著壞的一面。就像《易經》裡的陰陽、太極一樣可以轉動。”孩子會有這樣的思維表達出來,我們就會覺得,孩子能夠很好地思考這些問題。

孩子經常和我交流的時候,她會講到這些話語,說明她會經常觀察。因為我很多時候會告訴孩子,所有的機會,所有一切別人不太願意去做的事情,或者說很難的事情,我們一定要搶著去做。

為什麼?因為經典有一句話講得很好:“天下難事,必作于易。”任何很難的事情,我們為什麼不去做呢?我們用易行的心態去做,就會變成一件很快樂、很幸福的事情。當我們去做這件事情時,我們就有一種勇敢,一種敢為。不管你今天是不是有能力去承擔,你首先有這樣的心態學會去承擔,你才能夠把你的心胸變得越來越大,變得越來越能夠去容納。

我經常會在思維上跟孩子做這樣的引導,當孩子擁有這樣的思維做驅動的時候,有很多事情一定會主動去做,因為孩子有這樣的思維存在,就會主動求知。

有些事情他要向別人求助,是不是一定要主動開口?這件事情的責任和這種內在的動力會驅動孩子,所以,我們要儘量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更加有動力,這樣能使孩子在表達和溝通能力上有更大的進步。

我剛才說的也是一些小技巧,這些小技巧就是我們平時在觀察孩子的過程當中,要經常聽他們說話,不斷地把他們往正道上引。哪裡有陽光,就讓孩子站在哪裡,哪裡有陽光,向著陽光過去就好,我們就能把孩子的很多負能量和膽怯消除掉。

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力、自信心,我覺得我們更應該培養家長本身的一種自信力。自信力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且相信自己的作用。這種自信力是孩子學習和生活成功的一種精神支柱。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認為培養我們個人的自信力,甚至比孩子的智力教育更為重要。孩子學習不好,在生活上遇到許多問題,完全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勇敢和自信力表現不足。孩子的自信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們都指望別人來相信我們,那叫“他信”,不叫“自信”。這是從後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當中逐漸培養起來的。

所以,家長自己要有非常陽光的心態。我們心的高度,能夠影響孩子今後成長的高度,我們的高度越高,就能夠去突破自我的一種極限。當我們能夠突破這種障礙,克服這種恐懼,就能達到一種新的高度。

作者: 一定可以看到其優勢的存在。

我們家的孩子經常跟我說:“媽媽,很多事情我們不能夠只看到它壞的一面。壞的一面,其中一定也有好的一面;好的一面裡,也藏著壞的一面。就像《易經》裡的陰陽、太極一樣可以轉動。”孩子會有這樣的思維表達出來,我們就會覺得,孩子能夠很好地思考這些問題。

孩子經常和我交流的時候,她會講到這些話語,說明她會經常觀察。因為我很多時候會告訴孩子,所有的機會,所有一切別人不太願意去做的事情,或者說很難的事情,我們一定要搶著去做。

為什麼?因為經典有一句話講得很好:“天下難事,必作于易。”任何很難的事情,我們為什麼不去做呢?我們用易行的心態去做,就會變成一件很快樂、很幸福的事情。當我們去做這件事情時,我們就有一種勇敢,一種敢為。不管你今天是不是有能力去承擔,你首先有這樣的心態學會去承擔,你才能夠把你的心胸變得越來越大,變得越來越能夠去容納。

我經常會在思維上跟孩子做這樣的引導,當孩子擁有這樣的思維做驅動的時候,有很多事情一定會主動去做,因為孩子有這樣的思維存在,就會主動求知。

有些事情他要向別人求助,是不是一定要主動開口?這件事情的責任和這種內在的動力會驅動孩子,所以,我們要儘量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加強大,更加有動力,這樣能使孩子在表達和溝通能力上有更大的進步。

我剛才說的也是一些小技巧,這些小技巧就是我們平時在觀察孩子的過程當中,要經常聽他們說話,不斷地把他們往正道上引。哪裡有陽光,就讓孩子站在哪裡,哪裡有陽光,向著陽光過去就好,我們就能把孩子的很多負能量和膽怯消除掉。

我們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力、自信心,我覺得我們更應該培養家長本身的一種自信力。自信力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並且相信自己的作用。這種自信力是孩子學習和生活成功的一種精神支柱。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認為培養我們個人的自信力,甚至比孩子的智力教育更為重要。孩子學習不好,在生活上遇到許多問題,完全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勇敢和自信力表現不足。孩子的自信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們都指望別人來相信我們,那叫“他信”,不叫“自信”。這是從後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當中逐漸培養起來的。

所以,家長自己要有非常陽光的心態。我們心的高度,能夠影響孩子今後成長的高度,我們的高度越高,就能夠去突破自我的一種極限。當我們能夠突破這種障礙,克服這種恐懼,就能達到一種新的高度。

作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