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草, 學名老鴉糊, 又稱粗糠草、粥香、爆竹子、路金子等, 為馬鞭草科植物老鴉糊的根、莖、葉、果實, 5~10月採收, 鮮用或曬乾入藥。
中醫認為:猴草味苦辛、性涼, 具有祛風除濕、散瘀解毒的功效, 主治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血瘀腫痛、尿血等症。 猴草內服:常用量為15~30克, 煎湯或研末沖服;也可外用:適量, 搗敷或煎水熏洗患處。 下面介紹幾則民間常用驗方:
關節炎 猴草根60克, 豬蹄250克, 黃酒100毫升, 加適量水煎服(分早晚2次, 下同)。
跌打損傷 鮮猴草葉適量, 搗爛後敷傷部。
外傷出血 猴草葉、果實各適量, 曬乾研粉外敷, 或鮮葉搗爛外敷傷處。
內出血 猴草葉(幹)研粉, 一日3~4次, 每次3克, 開水沖服。
尿血 猴草葉、白茅根、活血丹各30克, 水煎服。
凍瘡 猴草葉一把, 煎湯熏洗, 不斷搓拭患部, 每天1~2次。
蛇傷 猴草根60克, 切碎, 水煎服。
頸淋巴結核 猴草根250克, 雞蛋3個, 同煮3~4小時, 只吃蛋, 一次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