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要做的產檢專案
1、身高、體重
身高在初次產檢時測一次即可, 體重是每次產檢都要測量。 整個孕期孕婦體重增加以12.5公斤為宜, 主要在孕、中晚期增重, 每週增幅以不超過0.5公斤為宜。 增重太多易出現併發症, 並導致心臟負擔過重, 增重太少又會導致胎兒營養吸收得不夠, 影響正常生長。
2、血壓
孕婦血壓標準值不應超過130/90mmHg, 或與基礎血壓(孕前血壓)相比增加不超過30/15mmHg。 血壓高是妊娠高血壓的症狀之一, 對胎兒的發育有大影響, 一般在孕期20周以後最容易發生。 所以量血壓是每次產檢的必檢項目。
3、尿常規
每次必檢專案。
主要是為了檢查尿液中是否有蛋白、糖、酮體、紅細胞和白細胞等,
尤其是尿蛋白的檢測,
可以提示有沒有妊娠高血壓等疾病。
4、血常規
通常在第一次產檢最為細緻, 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型(ABO)、巨細胞、風疹、弓形體病毒感染、梅毒、愛滋病(HIV)等檢查。
5、肝功能、腎功能檢查
檢查孕婦有無肝炎,
腎炎等疾病,
懷孕時肝臟、腎臟的負擔加重,
如肝、腎功能不正常,
懷孕會使原來的疾病“雪上加霜”。
6、宮高與腹圍
孕婦的宮高、腹圍與胎兒的大小關係密切。
從孕中期開始,
每次產檢都要測量宮高及腹圍,
以判斷胎兒是否有發育遲緩或巨大兒。
7、浮腫檢查
懷孕5-6個月以後, 因胎兒的增大和羊水的增多, 宮體對下肢血管的壓迫使下肢血液回流不暢造成脈壓增高,
8、心電圖
一般在初診和妊娠32-34周時分別做一次心電圖。
初診時主要是瞭解孕婦的心臟功能,
排除心臟疾病,
以確認孕婦是否能承受分娩,
有問題要到內科及時治療。
孕期心臟的負擔會經歷兩個高峰,
第一個是妊娠32-34周,
第二個是分娩時,
通常在第一個高峰時要做一下心電圖,
看看心臟負擔情況。
9、B超
整個孕期一般做4次B超。 第一次在早孕時;第二次在妊娠16~20周之間, 重點在於排除畸形;第三次在妊娠23周左右, 將做結構的畸形篩選, 看看胎兒的小腦、腎臟、胃泡、心臟四腔等情況;第四次在妊娠36周後, 看有沒有臍帶繞頸、臍腦動脈的血流好不好,
10、唐氏篩查
每位孕婦在14-20周時都要做唐氏綜合征篩查, 這是一項染色體的檢查。 如出現可疑或陽性, 應做羊水穿刺以確診胎兒染色體是否正常。
11、胎心監護
應用胎心率電子監護儀將胎心率曲線和宮縮壓力波形記下來供臨床分析的圖形, 是正確評估胎寶寶在准媽媽宮內狀況的主要檢測手段。 胎心監護採用微波技術, 對胎寶寶沒有危害, 准媽媽不要擔心。
12、血糖篩查
“糖篩”是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的簡稱, 糖篩高危一般醫生會建議繼續做糖耐檢查, 以確診有無妊娠合併糖尿病。
產檢要注意哪些事項?例檢時,
1、早起
准媽媽在例檢當天,
儘量早起,
趕在8點之前醫生上班前到達醫院,
路遠的可以適當的延後一些時間。
這樣可以錯開檢查高峰期,
節省准媽媽的檢查時間。
2、早餐
准媽媽在進行例檢前大多需要空腹。
在例檢時,
准媽媽可以用保溫盒帶一些早餐,
用保溫杯帶一些熱牛奶。
在抽完血後准媽媽可以吃一些早餐,
吃完早餐後再進行其他檢測。
3、衣鞋
每次例檢時, 准媽媽衣服宜寬鬆容易穿脫;鞋跟不能為高跟, 但也不能為平跟, 最好是兩三釐米的低跟。
4、檢查單
准媽媽每次例檢都有很多檢查項目, 那麼為自己準備一個紙袋放所需的檢查單則是很好的選擇,
5、質疑
在檢查過程中, 准媽媽也許會聽到自己不明白的術語, 或看不懂的產檢檢查結果, 這時候你需要打破害羞心, 一定要向醫生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