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疾病的基本常識已經成為備受家長們關注的一個疾病了, 因為小兒腦癱疾病在生活當中發病率很高, 我們只有瞭解了它的基本常識之後, 才能夠在患病之後幫助孩子做好正確的治療, 下面我們看看小兒腦癱的康復治療有哪些?
小兒腦癱有以下幾種診斷依據:
1、反射異常, 反射異常是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之一。 專家表示, 反射異常包括兩部分內容, 一是某月齡該消失的反射繼續存在, 一是反射異常。
2、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異常也是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 專家稱, 腦性癱瘓患兒所見到的肌張力異常有肌張力低下、肌張力亢進、肌強直及肌張力不協調。
3、運動發育遲緩, 運動發育遲緩也是小兒腦癱的重要診斷依據。 專家稱, 腦性癱瘓存在程度不等運動發育遲緩。 輕者大運動發育尚可, 但有精細運動發育障礙者需要注意。
4、圍產期腦損傷的高危因素, 專家指出, 圍產期腦損傷的高危因素也是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如新生兒窒息, 高膽紅素血症, 低體重兒, 早產兒, 多胎, 有新生兒呼吸困難, 驚厥等。
5、 姿勢異常, 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還包括姿勢異常, 姿勢分靜止時與活動時兩種也是小兒腦癱的診斷依據。 靜止時姿勢異常如緊張性頸反射姿勢、四肢強直姿勢、角弓 反張姿勢、偏癱姿勢等。 活動時姿勢異常在肌張力低下型、共濟失調型與痙攣型最為常見,
小兒腦癱的康復治療
一、主動運動:即在沒有輔助情況下小兒腦癱患者自己完成的運動。 主動運動對儘快恢復小兒腦癱患者的自主運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動運動能夠增強肌力、改善局部和全身功能。 腦癱兒的康復療法是什麼?對小兒可設法採用趣味性的遊戲活動, 以引導小兒腦癱患者作自主運動。 對年齡稍大一點的小兒腦癱患者, 可以指導他做醫療體操。
二、腦癱兒的康復療法有運動療法:助力運動:助力運動也稱為主動輔助運動。 也就是說憑藉治療者、小兒腦癱患者健側肢體、器械裝置(如滑輪、迴旋器等)、氣墊氣球、水浴等方法的鋪助或消除重力的影響下,
三、腦癱兒的康復療法有康復訓練:康復訓練是痙攣性腦癱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方法, 在早期治療中尤為重要。 通過康復訓練, 可以使腦組織在不斷的成熟和分化過程中, 使被損害部分的機能得到代償, 從而使患兒的運動功能得到改善。
小兒腦癱的護理措施:
室內環境:室內保持空氣新鮮, 陽光充足, 通風良好, 溫度適宜。 定期用紫外線照射消毒, 地面經常用消毒液拖檫, 保證小兒腦癱患兒室內的清潔衛生。
小兒腦癱預防保健之注意安全:小兒腦癱患兒因發育遲緩, 各種動作的發育均遲于同期的健康小兒, 行動不便。 故應有專人守護。 注意安全, 以免造成意外傷害。
清潔衛生:搞好小兒腦癱患兒的清潔衛生, 定期洗浴, 並及時更換衣服、床單、被褥等。 腦癱日常護理對清潔要求格外嚴格, 家長們不容忽視。
如何避免腦癱兒的出現
1、孕婦要積極進行早期產前檢查, 做好圍產期保健, 防止胎兒發生先天性疾病。
2、預防流感、風疹等病毒感染, 不接觸貓、狗等。
3、應戒除不良嗜好, 如吸煙、飲酒, 不能濫用麻醉劑、鎮靜劑等藥物。
4、胎兒出生時, 即分娩過程中。 因分娩引起的胎兒窒息和顱內出血是造成小兒腦癱的一個重要原因。 應預防早產、難產。
5、實行婚前保健, 避免近親結婚, 遺傳性疾病, 先天性缺陷, 阻斷遺傳病延續, 提高生育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