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有症狀且影響生活, 除石或切除膽囊都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但是, 卻有人說“切除膽囊更易患膽管結石”, 這是真的嗎?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肝膽二科主任醫師高毅曾在家庭醫生線上“健康十萬個為什麼”答疑平臺上解答過相關的問題。 他表示, 若是單純性的膽囊結石, 在切除膽囊後, 並不會增加膽總管結石的發生概率。
膽囊有無不影響膽管結石發病率
據瞭解, 膽總管結石又叫肝外膽管結石, 它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繼發性結石是膽囊裡的結石掉入(排進)膽管並停留在此所致, 故其本質上還是膽囊結石的成分,
但值得注意的是, 原發性膽管結石與膽囊結石發病機制並不相同。 原發性膽管結石的發病與衛生條件差、膽道蛔蟲病等因素相關, 多以膽色素結石為主, 其核心常為蛔蟲屍體和蛔蟲卵, 可以發生在肝內膽管和肝外膽管, 同時, 也可以發生在膽囊內。 也就是說, 無論有沒有膽囊, 膽管結石均可發生, 有些是膽管結石合併膽囊結石, 而有的只是單純患膽道結石。 可見, 切了膽囊後就易患膽管結石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孕婦膽石症發病高 孕後應提高預防
此外, 高毅提醒, 女性懷孕後應避免食用過多的高脂肪食品, 有資料標明, 孕婦膽石症的發病率高達0.02%~0.3%, 是普通人的3~10倍。
他解釋道, 這是因為女性懷孕後運動量減少、體重增加, 加之營養的增加, 會使其膽汁經常處於過飽和狀態, 導致膽固醇在膽囊內析出大量的結晶而形成結石。 加上女性懷孕後, 體內性激素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使膽囊動力出現異常, 排泄能力有所下降, 膽汁長時間地滯留在膽囊內, 便容易形成結石。
所以建議, 懷孕後的女性應注意多活動, 多喝水, 並定期作肝、膽B超檢查, 以預防膽石症的發生。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