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血壓標準
正常的壓差應該是介於 40~60 之間。 若壓差<40, 要注意心臟負荷較大, 可能由於熬夜或過度疲勞引起, 長期下來容易導致心臟衰竭。 而若壓差>60, 則要注意血管彈性較差, 血液回流不佳, 中風的機率也較大。
患了高血壓, 沒有感覺並不代表沒有損害。 高血壓病初期, 一些身體的症狀不易被發現, 如全身細小動脈痙攣, 隨著病情的發展, 細小動脈漸漸發生硬化。 中等及大動脈出現內膜脂質沉積, 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和血栓。 這種變化, 多發於冠狀動脈, 腦動脈、腎動脈, 所以說高血壓沒有症狀,
臨床資料顯示, 青壯年高血壓患者當中, 約有50%是無症狀的, 或出現偶爾頭暈、頭痛等不典型症狀, 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經得病。 不知曉、不重視, 再加上一天到晚忙工作、照顧家庭, 常會拖到病情出了惡化時才就醫。 但這時往往已出現心、腎功能損害甚至中風、心梗, 導致殘疾、死亡等一些後果。
出現高血壓症狀的患者往往更自覺地尋求醫生的幫助, 積極治療。 但無症狀的高血壓患者即使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 醫從性也很差, 不治療或者不堅持治療。 無症狀高血壓患者, 尤其是年輕人, 應該弄清楚高血壓的危害不在於是否有症狀, 而是在於血壓的高低是否波動。
如果長期不治療, 高血壓的危害會最大化, 持續血壓高會損害心、腦、腎和主動脈等, 最終導致腦出血、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併發症, 嚴重影響健康甚至生命。 所以, 高血壓者建議在飲食上要“粗茶淡飯”, 常吃些粗糧, 常飲用些逍降茶, 可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同時加強體育運動, 要學會定期測血壓, 有條件的最好在家中自備血壓計, 注意別再運動後測量血壓, 這種情況下血壓升高是正常現象。
高血壓的保健方案
一、得舒飲食+低鈉飲食
得舒飲食的特色就是富含蔬菜、水果、低脂奶類, 是一種高鉀、高鈣、高鎂的飲食原則, 且飽和脂肪、總脂肪、膽固醇含量較低。 得舒飲食適用於高血壓、有高血壓家族史、高血壓+高血脂的人。
二、魚油、鈣、鎂可以降血壓
魚油:經代謝後產生可以使血管放鬆、抗發炎、抗血栓的前列腺素, 可幫助降血壓、預防心血管疾病。 美國心臟病協會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每天要攝取2000 mg以上的ω-3脂肪酸。 若同時合併高血壓+高血脂, 則可增加至3000 mg/天。
鈣、鎂:與血壓調控有關的礦物質, 也可幫助血壓的穩定。
三、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回流
當下肢靜脈血液回流不順暢時, 回流至心臟的血液不足, 心臟必須更用力把不夠的血液再打出去, 不僅增加心臟的負擔, 長期下來收縮壓會越來越高!很多人舒張壓正常, 但收縮壓特別高, 就是因為下肢血液回流不足造成的。
四、保護血管壁, 預防出血性中風
上述提到高血壓容易使血管壁破皮受傷, 會增加出血性中風的危險, 因此Donna建議高血壓患者要多保養血管彈性。
維生素C、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可減少自由基傷害血管壁, 保護血管健康。
膠原蛋白:是構成血管彈性的重要成分。
紅葡萄葉、葡萄籽OPC:除了具有促進靜脈血液回流的功能之外, 還可以抑制膠原蛋白酶和彈力蛋白酶的活性, 能夠維持血管彈性。 (參考網站:愛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