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肝火上逆型鼻衄

證候表現:鼻衄暴發;搶多, 血色深紅, 鼻粘膜色深紅。 常伴有頭痛頭暈、耳鳴, 口苦咽幹, 胸脅苦滿, 面紅目赤, 煩躁易怒, 舌質紅, 苔黃, 脈弦數。

病因病機:肝藏血, 肝火上逆, 火邪迫血妄行, 溢於清道, 故鼻衄暴發, 量多色深紅, 鼻粘膜色深紅;肝火上炎, 擾於清竅, 故見頭痛頭暈、耳鳴、口苦咽幹, 面紅目赤;肝氣鬱結, 氣機不暢, 故胸脅苦滿、煩躁易怒;舌質紅、苔黃、脈弦數為肝經火熱之證。

治則治法:清肝瀉火, 涼血止血。

處方:龍膽瀉肝湯。

方用:龍膽瀉肝東加減。 可加白茅根、仙鶴草、茜草根等加強涼血止血之功;加石膏、黃連、竹茹、青蒿等以清瀉上炎之火。

若便秘、口幹甚者, 加麥冬、玄參、知母、葛根等以清熱養陰生津。

出處:《中醫耳鼻咽喉科學》·第七章鼻科疾病(篇)·第九節鼻衄(章)

原文:肝火上逆主證:鼻衄暴發;搶多, 血色深紅, 鼻粘膜色深紅。 常伴有頭痛頭暈、耳鳴, 口苦咽幹, 胸脅苦滿, 面紅目赤, 煩躁易怒, 舌質紅, 苔黃, 脈弦數。 證候分析:肝藏血, 肝火上逆, 火邪迫血妄行, 溢於清道, 故鼻衄暴發, 量多色深紅, 鼻粘膜色深紅;肝火上炎, 擾於清竅, 故見頭痛頭暈、耳鳴、口苦咽幹, 面紅目赤;肝氣鬱結, 氣機不暢, 故胸脅苦滿、煩躁易怒;舌質紅、苔黃、脈弦數為肝經火熱之證。 治法:清肝瀉火, 涼血止血。 方藥:龍膽瀉肝東加減。 以龍膽瀉肝湯清肝瀉火, 可加白茅根、仙鶴草、茜草根等加強涼血止血之功;加石膏、黃連、竹茹、青蒿等以清瀉上炎之火。

若便秘、口幹甚者, 加麥冬、玄參、知母、葛根等以清熱養陰生津。 若暴怒傷肝, 或肝火灼陰, 致肝陽上亢而見頭暈目眩、面紅目赤、鼻衄、舌質幹紅少苔者, 可用豢龍東加減。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