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呱呱墜地, 年輕媽媽喜笑顏開。 望著自己的寶寶像個"醜小鴨"的模樣, 做媽媽的在疼愛有加的同時, 也就多了一份讓孩子健康成長的責任。 在養育的過程中, 一個重要環節便是當你的寶寶長牙的時候。 長牙的時候家長需要注意什麼?家長該做些什麼?
寶寶長牙護理注意事項
1、要給寶寶的牙齒做好清潔工作, 可以將裁剪好的小塊紗布纏在食指上面, 將紗布沾濕溫水以後, 伸進寶寶的嘴巴中, 在口腔內的每個角落進行徹底的擦拭, 每個地方擦拭一到兩次就可以了。
2、寶寶在冒出第一顆牙齒的時候可能會碰上剛好厭食或者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
3、寶寶的牙齒如果遲遲不長出來, 這與寶寶缺鈣有關嗎?因為寶寶牙齒的堅硬度是與鈣質有著直接的關係, 但是寶寶能不能長出牙齒這個就是與鈣質沒有關係, 如果寶寶超過一歲還沒有長出牙齒, 就應該找相關的醫生進行檢查, 確定是否與牙床的關係。
家長應該這麼做
1、寶寶長牙後, 家長就應定期帶小孩看牙醫。 家長帶小孩定期體檢時, 也應該包括牙科的檢查。
2、寶寶長牙時, 會有經常流口水、喜歡咬東西、吮手指的表現。 家長需注意不要讓寶寶養成吮手指的習慣。 經常吮手指對寶寶的牙齒發育不好,
3、家長一定不要讓寶寶含著奶瓶睡覺, 或者是喝完奶就睡覺, 有時會導致嚴重的“奶瓶齲”。 這是由於寶寶乳牙的鈣化程度低, 牙質軟, 患齲後病情發展迅速, 而且齲壞的牙齒數量也多, 治療困難, 患兒也極其痛苦。 所以家長要積極預防”奶瓶齲”。
4、另外部分寶寶出牙期間會出現 發熱 、煩躁、流涎、咬物品等表現;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表現, 多給孩子喝水, 如果發熱可以服用退熱藥物治療;可以給寶寶用 磨牙 棒;出牙延遲多是缺鈣的情況, 可以檢查 微量元素 看看, 缺鈣時及時的補充鈣劑。
5、當寶寶剛長出第一顆牙或者在滿一周歲時, 應該帶孩子去看牙醫, 6個月後再去複查。 這樣萬一有問題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