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意打開搜索欄, 輸入“獻血”的關鍵字, 滿屏“獻血傷害身體”、“為什麼醫生不獻血”的詞條映入眼簾, 所謂獻血黑幕的陰謀說也甚囂塵上。
疑點一:獻血會造成貧血?按照中醫的理論, 人的任何器官組織都會枯竭, 人一生的造血量是有限的, 如果去獻血, 在遇到意外事故時, 自己的造血功能會明顯下降, 促使死亡率升高。
實際上人的造血功能從出生就已經開始退化, 而獻血並不會加速此進程。
紅色骨髓是人體主要的造血組織, 隨著人體造血需要的減少, 紅色骨髓會逐漸脂肪化,
據說獻血後大腦會短暫缺氧, 此時體內會分泌某種酸性物質, 以使大腦恢復至正常的供氧能力, 而此種酸會對大腦產生不可修復的傷害。 某種酸性物質...酸性物質...酸性...
愛尋根究底的大胸妹去各個學術網站查閱了獻血後身體會分泌的物質, 也沒有找到這種所謂的酸性物質到底是啥。 為什麼這種酸性物質就如此強大, 可以穿透血腦屏障作用於腦組織?其實獻血後的頭暈, 多半是因為血壓的改變, 當血液從身體中抽離, 血壓會隨之降低, 人就會出現頭暈的症狀,
聽說血小板減少會導致白血病哎, 那獻血豈不是會造成血小板的大量流失?當血液類疾病發生時, 體內血液的成分比例會出現失調, 血小板的減少是白血病發生的表現, 而非誘因。
我們都知道愛滋病依靠血液傳播, 只要在獻血過程中不會接觸到愛滋病人的血液, 被感染的可能性就接近為0。 這也是為什麼要選擇正規醫院采血的原因所在。
獻血有利身心健康是輿論導向還是科學事實?批駁了獻血傷害身體的三宗罪, 我們來看一下獻血是否真的對身體有利。 很遺憾, 目前醫學界尚無確鑿的證據能證明獻血之後身體素質會突飛猛進。
獻血者本身就已經是身體素質較強的人, 他們的自我修復能力也相對較好, 能夠在獻血後較快的恢復至往常的狀態。 這並不能佐證是獻血使他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在專業的醫學領域, 根據莊文等人在《獻血 400 ml 後獻血者血液學指標觀察》的研究, 在獻血400毫升後的自身比較中, 除總蛋白有所上升之外, 其它的指標變化均無統計學差異。
這樣看來, 在證據不足時宣揚獻血對身體健康有利, 也是一種不嚴謹的做法。
獻血者在突發情況時能夠獲得更多的免費用血量, 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獻血與否歸根結底是個人的選擇。 或許只有當你真正躺在手術室裡直面死神等待用血時, 你才會真正感受到這400ml的血液對你而言是多麼的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