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體不能通過腎臟產生尿液, 將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和過多的水分排出體外, 引起的對於腎臟的慢性毒性損害就是所謂尿毒癥。 其實, 尿毒癥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 而是各種腎病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而導致的一系列症狀的總稱, 也可以稱之為腎功能衰竭綜合征。 那究竟尿毒癥是怎麼得的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聊聊尿毒癥的發生過程, 總結一下引起尿毒癥的各種病變。
慢性腎臟病是一個長期持續進展的過程, 共分為5個時期。 前3個時期中, 腎臟的代償作用可以基本完成其排泄代謝廢棄物的功能,
一般而言, 以下幾種情況都可能成為尿毒癥發展的原因, 如:
1、各型原發性腎小球腎炎, 例如膜增殖性腎炎、急進性腎炎、膜性腎炎。
2、繼發於全身性的疾病, 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腎炎、糖尿病、高尿酸症、長期腎原性高血壓病等引發的腎功能損害。
3、慢性炎症感染導致的腎臟功能下降, 如急性、慢性腎盂腎炎。
4、泌尿系統的結石、狹窄和梗阻等, 如腎結石、雙側輸尿管結石, 尿道窄窄, 前列腺肥大、尿道腫瘤等。
總之, 尿毒癥一旦發生了將會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預防才是最重要的。 在治療上, 通常採取血液透析、積極對症藥物治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糾正貧血等引起的不適症狀, 該疾病的最終治療還得依靠腎移植才能保全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