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嘈雜的病因病機與治療

一、病因病機

病因病機本證始於《丹溪心法·嘈雜》, 其日:“嘈雜是痰因火動, 治痰為先。 ”又說:“食鬱有熱”。 《景嶽全書·嘈雜》:

“嘈雜一症, 或作或止, 其為病也, 則腹中空空, 若無一物, 似饑非饑, 似辣非辣, 似痛非痛, 而胸腩懊恢, 莫可名狀, 或得食而暫止, 或食已而複嘈, 或兼噁心, 而漸見胃脘作痛。 ”其病證常有胃熱、胃虛之不同。

胃熱 胃熱內盛, 火甚則灼及胃中經絡氣血, 表現為嘈雜不已。

肝郁 肝鬱則氣滯, 氣滯則氣血不行, 停留於胃中, 則嘈雜難受;若久鬱化火, 灼傷經脈, 則亦表現為胃中嘈雜灼痛。

胃虛 胃虛則無谷以榮, 經脈空虛,

則胃中經脈無力濡養無以消化食物, 故虛而嘈雜。

血虛 血虛則胃中經脈失於濡養, 乾枯而嘈雜。

二、治療

分型論治:

1、胃熱蘊結

主證:嘈雜而兼見口渴喜冷, 口臭心煩, 嘈雜似饑, 苔黃, 脈弦而數。

治法:和中清熱。

2、肝鬱化火

主證:胃脘嘈雜似饑, 脘中有火灼樣感, 胸悶脘痞, 兩脅苦滿, 吞酸噯氣, 口苦, 咽幹, 舌苔薄黃, 脈弦細數。

治法:解鬱清火。

3、脾胃虛弱

主證:嘈雜而兼見口淡無味, 納穀不香, 食後脘脹, 全身倦怠無力, 頭昏, 舌淡脈虛。

治法:健脾和胃。

4、血虛失濡

主證:嘈雜而兼見面色黃白, 唇淡, 心悸頭暈, 脘中虛而嘈雜不已, 常於夜間醒來脘中嘈雜較甚, 患者常有貧血面容, 舌淡, 脈細。

治法:補益心脾。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