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消渴煎主治消渴肝經病證

組成:人參6克, 五味子15克, 葛根20克, 山藥30克, 山茱萸12克, 翻白草12克, 金櫻子30克, 黃精15克, 丹參20克。

功效:助力添精, 生津止渴。

主治:消渴肝經病證稟性衰敗, 肝經偏幹, 白液質型所致的神疲乏力, 五心煩熱, 自汗或盜汗, 口乾渴欲飲, 多食易饑, 形體消瘦, 頭暈耳鳴, 視物模糊, 小便正常或量多, 舌淡紅, 脈細數等。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劑, 分2次溫服。

方解:陳衛川認為氣陰兩虛是消渴病發生發展的病理關鍵, 臨床主張理法方藥必先慎審稟性盛衰、四性平衡、四液布寡。 力倡“保護正氣、顧護胃氣、保護津液”, 擅長以回醫傳統療法、內服外敷結合治療糖尿病消渴。

方中人參益氣養陰、生津止渴, 山茱萸滋補肝腎、收斂固澀、陰陽雙補, 翻白草清熱, 山藥益氣養陰、健脾固腎, 五味子益肺滋腎、生津斂汗, 葛根生津止渴、升陽除煩熱, 金櫻子補益肝腎、收斂固澀, 丹參養血除煩、活血祛瘀通絡。 人參為君藥, 山茱萸、翻白草為臣, 佐以山藥、葛根、金櫻子、丹參, 使以五味子。 消渴病多由肝經稟性有幹所致, 故本方立法, 酸甘合璧, 益氣養陰, 以五臟並補為重, 偏於肝腎。 本方三酸三甘, 性平味宜, 升降相濟, 浮沉有度, 補瀉並用, 斂陰而不留邪, 既可以益氣滋陰、補氣健脾、養肝斂精、強腎固攝, 又具有明顯的降糖、改善症狀和綜合調節作用。

加減應用:氣虛明顯者, 加回回豆、黃芪、太子參;伴有腹瀉者,

加白術、回回米;脾虛兼濕滯者, 加回回米、蒼術、白術、茯苓;頭暈脹痛、血壓偏高者, 重用翻白草, 加玉米須、鉤藤、積雪草;眼幹、目澀者, 加枸杞、桑葚、知母;兼血瘀者, 重用丹參, 加赤芍;有皮膚癤腫者, 加白蜀葵花、忍冬藤等。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