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偏寒涼, 利水滲濕最在行, 可以去濕除風、清熱排膿、除痹止痛, 對小便不利、水腫、腳氣和風濕疼痛等效果顯著。 那麼薏米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都有哪些呢?
【薏米的功效】
美容, 養眼, 去除體內的濕氣, 不過加上紅豆煮粥效果會更好。 薏米又名苡仁、苡米、苡米仁, 是常用的中藥, 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
1. 擅長健脾止瀉
熟薏米可以自己動手炒, 也可以去中藥店買。 共同點都是藥性平和, 擅長健脾止瀉, 是治療脾虛濕盛泄瀉的良藥。 不同是炒薏米比麩炒的除濕效果好, 健脾滲濕。
比如有的人容易拉肚子,
2. 緩解食少、腹脹
中醫認為, 具有補脾作用的藥物, 經過麩炒可增強療效, 緩和某些作用猛烈的藥物藥性。 如果是脾胃不好, 總是吃不下東西, 要麼吃點食物就腹脹, 總覺得不舒服, 在稀飯里加一把麩炒薏米一起煮著吃, 就能有效緩解食少、腹脹。 會吃才能有效果。
3. 利水消腫
人們平時食用薏米時, 多半是直接煮湯煮粥服食。 還可以用薏米燉冬瓜。 由於冬瓜味甘淡而性寒, 功效以利水消腫著稱, 是治療浮腫和減肥瘦身的佳品, 和薏米配伍一起食用,
這道湯的最大功效就是利濕、消腫、減肥, 對於有浮腫症狀和多濕體胖的人很適用, 同時對四肢關節疼痛、屈伸不利和白帶多而混濁有一定療效。 冬瓜性寒, 因此在與薏米燉湯的時候, 一定要加入能驅散寒氣的蔥和薑。
4. 補肺止渴
薏米煮豬肺, 既能補肺止渴, 又能健脾利水。 豬肺1個, 薏米30克, 調料適量。 製作時, 將薏米洗淨搗碎為末。 將豬肺洗淨, 洗時把清水灌入注意, 先用冷水輕輕淘洗, 不要用力揉搓, 由於薏米較堅韌, 難以煮熟, 因此煮前需浸泡2-3小時。 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 不能丟棄, 這樣可以避免薏米中所含的營養物質在浸泡中受到損失。
薏米性寒, 不適合長期大量的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