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刮痧穴位有哪些?五個中醫秘傳刮痧養腎法, 下面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刮痧是中醫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 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 用牛角、玉石等器具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 以達到疏通經絡, 暢通氣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目的。 中醫認為, 萬病由痧起。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 刮痧有擴張毛細血管, 增進血液迴圈, 增加汗腺分泌的功效。 其保健作用可以總結為:“刮刮頸, 不生頸椎病;刮刮胸, 氣管暢通;刮刮背, 骨質不增, 腰不疼;刮刮四肢, 全身輕鬆。 ”
【刮痧養腎的穴位組合】
1、太溪、複溜。
方法:刮痧時, 用刮痧板從複溜穴刮到太溪穴,

功效:補腎益陰, 溫陽利水, 疏通腎經。
2、脊柱兩側, 下腹部, 腹股溝處, 膝彎區, 小腿內側區。
方法:刮痧時, 先刮脊柱兩側,
功效:補腎益精, 適用於腎虛氣弱精衰所致的腰膝無力, 頭暈耳鳴或早洩, 陽痿等症。
3、腎俞、膀胱俞、氣海、中極、陰陵泉、委陽、然骨、足三裡。
方法:刮痧時, 先刮背部腎俞至膀胱俞, 再刮腹部氣海至中極, 然後刮下肢內側陰陵泉, 然骨, 最後刮下肢外側委陽, 足三裡, 刮至出現痧痕為止。
功效:強腰補腎, 適用於腎虛不足所致的腰痛水腫, 陽痿遺精等症。
4、足底。
方法:建議先用溫水泡腳15分鐘左右, 擦乾腳, 在腳底抹上刮痧油, 以湧泉穴為中心, 先左腳後右腳進行刮痧, 以感到酸、麻、脹、痛的感覺為度, 每次刮拭10-20分鐘。

功效:養腎強腎。
5、腎俞、三焦俞、膀胱俞、中極、氣海、關元、足三裡、陰陵泉、太沖。
方法:刮痧時, 先刮背部腎俞、三焦俞、膀胱俞、再刮腹部的中極、氣海、關元, 然後刮小腿部的足三裡, 陰陵泉、太沖, 刮至出現痧痕為度。
功效:強腰補腎, 適用於腎虛不足所致的腰痛水腫, 陽痿遺精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