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狀:身目發黃, 色鮮明, 常突然出現;伴兩脅疼痛, 牽及背部, 或伴有怕冷發熱, 噁心嘔吐, 大便呈陶土色, 小便色赤;或疼痛如鑽頂狀, 時作時止, 嘔吐蛔蟲;苔黃厚, 脈弦數。
病因病機:蟲石阻塞膽道, 肝膽氣機鬱滯, 膽汁排泄不暢, 胃氣上逆。
治則治法:疏肝利膽。
方藥:柴胡疏肝東加減。 柴胡9g, 赤芍12g, 陳皮9g, 枳殼9g, 川芎9g, 香附9g, 郁金9g, 茵陳(後下)15g, 金錢草15g, 虎杖15g, 甘草6g。 加減:疼痛明顯者, 加川楝子9g, 延胡索9g以理氣止痛;嘔吐蛔蟲者, 加烏梅12g, 黃連3g, 細辛3g以等安蛔止痛;噁心嘔吐者, 加黃連3g, 竹茹9g, 姜半夏6g以和胃止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