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大家都已經知道了, 那麼茯神呢?大家知道多少呢?反正小編是不怎麼清楚, 那麼茯苓與茯神的區別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瞭解下吧。
一、茯苓
茯苓含茯苓多糖、葡萄糖、蛋白質、氨基酸、有機酸、脂肪、卵磷脂、腺嘌呤、膽鹼、麥角甾醇、多種酶和鉀鹽。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1、傳統功效
利水滲濕, 健脾化痰, 寧心安神, 敗毒抗癌。 藥性平和, 利濕而不傷正氣。 適量服食可作為春夏潮濕季節的調養佳品。 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
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腫瘤以及鎮靜、降血糖等的作用。 可鬆弛消化道平滑肌, 抑制胃酸分泌, 防止肝細胞壞死, 抗菌等功效。
2、最新發現的功效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為茯苓聚糖, 含量很高。 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能降胃酸, 對消化道潰瘍有預防效果;對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有抗腫瘤的作用;能多方面對免疫功能進行調節;能使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加速回升;並有鎮靜的作用。
二、茯神
茯神為多孔菌科臥孔屬植物茯苓的菌核, 原物種為低等植物, 是寄生在松樹上的真菌。 菌核形態與茯苓相同, 中間有一松樹根貫穿。 商品多已切成方形的薄片, 質堅實, 具粉質, 切斷的松根棕黃色, 表面有圈狀紋理(年輪)。 茯神的功效是寧心, 安神, 利水。 治心虛驚悸, 健忘, 失眠, 驚癇, 小便不利。
1、療風眩, 風虛, 五勞, 口幹。 止驚悸, 多恚怒, 善忘。 開心益智, 養精神。
2、主驚癇, 安神定志, 補勞乏;主心下急痛堅滿, 小腸不利。 治心虛氣短, 健脾利溫。
3、治心虛血少, 神不守舍, 多驚恍惚, 睡臥不寧:人參(去蘆頭)、茯神(去木)、黃耆(蜜炙)、熟幹地黃(洗,

4、治虛勞煩躁不得眠:茯神(去木)、人參各50克, 酸棗仁(炒, 去皮, 別研)250克。 上三味粗搗篩。 每服15克, 以水一盞, 入生薑半分, 拍碎, 煎至七分, 去滓, 空腹溫服, 日二夜一。
5、治心神不定, 恍惚不樂:茯神100克(去皮), 沉香25克。 並為細末,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 相信大家對茯苓與茯神已經有一定的認識了吧。 希望此文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對大家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在生活中能夠區分自己所需要夠買的物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