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宮女沒有得青春痘的, 也不能隨便長粉刺, 一個是不登大雅之堂, 再有皇上皇后看著彆扭。 古代的中醫療法對這個很有經驗, 具體的方法很人性化, 譬如根據每個人的特點, 用藥浴、袋茶飲等, 包括用中藥煎水洗頭泡腳。 古代中醫, 主要以調節為主, 注重養生, 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中醫美容是如何讓肌膚美白的。
1、藥浴方
用枸杞子, 不一定很多, 用枸杞子煮水, 倒在浴缸裡就行。 女性如果宮寒, 放些艾葉煮水, 藥浴或是坐浴都可以, 其實都是用些很平常的材料。

2、去皺膏
用蜂蜜、白糖和牛奶各適量調為膏, 每日早上或晚上塗於面部, 保留10-20分鐘後, 再用清水洗去。 常常使用可以減少或消除面部皺紋, 並有潤膚增白的作用。
3、嫩膚去皺橘皮水
橘皮內含多種維它命及有機酸, 可用以營養滋潤皮膚, 有明顯的抗皺作用。 常用橘子皮浸水洗臉, 美容效果非常好。
4、悅煮面容方
取冬瓜仁250克, 桃花200克, 白楊樹皮(去外面粗皮)100克, 陰乾研為細末, 每日飯後服1克, 日服3次。 要想使臉面白一些可增加冬瓜仁劑量;要紅一些則增加桃花劑量。 據東晉著名醫藥學家葛洪介紹, 服用30天后顏面變白。

5、菟絲子治面瘡痘痘方
繭絲子苗絞汁塗於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