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恥骨是什麼穴位

一、恥骨是什麼穴位

二、恥骨痛的成因

三、恥骨聯合的介紹

恥骨是什麼穴位

1、恥骨是什麼穴位

曲骨穴位於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即:小腹部,由肚臍從上往下推,會觸摸到一個拱形的骨頭,這塊骨頭就是恥骨,在這個拱形邊緣的中點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曲骨穴,中醫針灸穴位之一,隸屬任脈。 位於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 針灸此處可以用來治療少腹脹滿,小便淋瀝,遺尿,疝氣,遺精陽痿,陰囊濕癢,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痛經等。 曲骨穴位的位置具體在人體哪裡呢,怎麼找?本文圖解曲骨穴位位置圖和具體按摩手法。

曲骨穴經屬任脈,系足厥陰肝經與任脈之餘。 擊中後,傷周天氣機,氣滯血淤。

曲骨穴位於腹下部恥骨聯合上緣上方凹陷處(即:小腹部,由肚臍從上往下推,會觸摸到一個拱形的骨頭,這塊骨頭就是恥骨,在這個拱形邊緣的中點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2、恥骨的介紹

恥骨:位於髖骨的前下部,分為體及上、下兩支。 恥骨體構成髖臼前下部,較肥厚,自體向前內側伸出恥骨上支,此支向下彎曲移行于恥骨下支。 恥骨上支的上緣薄銳,稱恥骨梳,其向後與弓狀線相續,向前終於圓形隆起,為恥骨結節,恥骨是在小腹下部,大腿內側。 恥骨結節是重要體表標誌,其向內延伸靜到恥骨聯合面上緣也有一脊,稱恥骨脊。

恥骨構成髖骨前下部,分體和上、下二支。 體組成髖臼前下1/5.與髂骨體的結合處上緣骨面粗糙隆起,稱髂恥隆起,由此向前內伸出恥骨上支,其末端急轉向下,成為恥骨下支。 恥骨上支上面有一條銳脊,稱恥骨梳,向後移行於弓狀線,向前終於恥骨結節,是重要體表標誌。

恥骨結節到中線的粗頓上緣為恥骨脊,也可在體表捫到。 恥骨上、下支相互移行處內側的橢圓形粗糙面,稱恥骨聯合面,兩側聯合面借軟骨相接,構成恥骨聯合。 恥骨下支伸向後下外,與坐骨支結合,這樣,恥骨與坐骨共同圍成閉孔。

3、穴位的分類

一般分為經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耳穴四類。

經穴:又稱十四經穴,是十二經脈和任脈、督脈循行路線上的腧穴,是全身腧穴的主要部分,計361個。

經外奇穴:凡未歸屬於十四經脈、定位明確、有特定療效的腧穴,稱為奇穴。

阿是穴:是病症在體表上的反應點,無固定部位,往往隨病而起,病癒即失。

耳穴:是病症在耳廓上的反應點,其分佈呈倒置胎兒狀。 各腧穴雖經分類,但它們之間又有聯繫。 不少奇穴位於十四經脈上,以後有歸屬於經穴的。 不少阿是穴經過反復實踐,確定其部位和主治作用,加以命名者,又成為奇穴。 因此,腧穴的分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並不是絕對的,它們相互補充,不斷發展,形成腧穴的體系。

恥骨痛的成因

造成恥骨聯合分離的真正原因並不是很確定,但很多女性在備孕期沒有到專業的整脊正骨館進行脊椎和骨盆檢查,為以下危險因素埋有隱患:孕前脊椎、髖關節等即存在問題,如頸椎病、肩周炎、背痛、腰酸痛、腿疼。

孕前就有恥骨痛、大腿根部壓痛、或O型腿、骨盆移位等隱患。 因外傷導致骨盆骨折或移位。 多胎。 曾生過體重過重的胎兒。 產鉗的使用等也曾被提出 。

此外,恥骨聯合分離若因骨盆排列不正常而來,則常會伴隨有流產、胎位不正、枕後位、斜頭產式或複合產式。

女性在備孕期最好去專業的整脊正骨館進行脊椎和骨盆檢查診斷,若有相關問題應在孕前進行康復解決,以防止孕期習慣性流產及恥骨聯合痛等症狀發生。

恥骨聯合的介紹

纖維軟骨中間有一縱裂隙,叫做恥骨聯合腔,但無滑膜覆蓋,所以有人將恥骨聯合算做半關節。 女性的恥骨聯合有一定的可動性,在妊娠後期,恥骨聯合可出現輕度的分離,使骨盆的徑線暫時性的增大,以利於分娩。

骨盆是由骶骨、尾骨、髖骨以及其間的韌帶和關節連結構成的。 左右兩塊髖骨的恥骨在骨盆前正中線上以恥骨間盤連接形成恥骨聯合。 恥骨聯合中的恥骨間盤是纖維軟骨,恥骨聯合上方和下方分別有韌帶,分別叫做恥骨上韌帶和恥骨下韌帶。

妊娠後,由於雌激素水準增高,受雌激素的影響,再加上子宮重力增加,使恥骨聯合關節及韌帶鬆弛,有時甚至自發性分離而產生疼痛。 尤其是第一胎會因用力猛烈而把恥骨聯合撐開,為了讓胎兒順利通過,但往往會損傷骨頭和韌帶,因此產生疼痛。 疼痛嚴重者,兩下肢外展與起坐也發生困難,甚至不能行走。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