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菟絲子是旋花科植物菟絲子或大菟絲子的種子。 中醫認為菟絲子有補肝脾腎, 固精縮尿的功效與作用。 常見如鹽菟絲子、菟絲子丸等。 本品藥性較平和, 較常與平補藥合用;虛寒病者服後覺大便通腸, 但血虛、火熱者服之反易致便秘。
功效:
補肝脾腎, 固精縮尿, 明目止瀉。 主治腰膝酸痛, 滑精, 小便不禁, 目暗不明, 脾腎虛瀉等症。
作用:
1、治腎虛體弱, 包括陰虛陽虛, 但較常用于補腎陽。 本品平補而不峻猛, 配其他助陽藥如補骨脂、杜仲、鹿茸等治遺精、早洩、腰酸背痛、小便頻數等腎陽虛證, 仍有較好效果, 方如菟絲子丸。

2、治脾腎皆虛, 表現有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泄瀉, 用菟絲子取其有止瀉作用, 常配蓮子、淮山藥、茯苓、黨參等。 慢性腎炎屬脾腎皆虛者, 常用菟絲子配覆盆子、狗脊、黨參、黃芪、首烏、黃精、車前草、旱蓮草、炙甘草等。
3、治腎虛胎動先兆流產, 取其有一定的補腎而安胎的作用, 常配川斷、桑寄生、杜仲等。 治腎虛型月經不調, 經量少, 經期提前或推後, 則用菟絲子、益母草加八珍湯。
4、用於眼科, 主要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視蒙、眼花, 配車前子、枸杞、女貞子、桑葚等, 也可配腎氣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