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風濕的中藥
1. 治風濕的中藥有哪些2. 治風濕的中藥配方3. 治風濕的藥酒配方二、治風濕的食譜
三、治風濕的偏方
治風濕的中藥
1、治風濕的中藥有哪些五加皮: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 用於風濕痹痛,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弱乏力,水腫,腳氣。
獨活:祛風濕,通痹止痛。 用於風寒濕痹、腰膝疼痛、關節炎、鎮痛。
虎杖:祛除風濕,且能活血通絡止痛,也可用於風濕痹痛。
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安胎元。 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崩漏經多,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
老鶴草:祛除風濕、舒筋活絡,適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關節不利等症。
白花蛇:祛風,通絡,止痙。 用於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瘰鬁惡瘡。
海風藤:祛風溫,通經絡,止痹痛。 用於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拘攣,屈伸不利。
威靈仙: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用於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屈伸不利,骨哽咽喉。
絡石藤:祛風通絡,涼血消腫。 用於風濕痹痛、筋脈拘攣、喉痹,癰腫。
2、治風濕的中藥配方麻黃6克,細辛3克,桂技10克,獨活10克;桑技15克,威靈仙15克,白術15克,茯苓30克,甘草10克。 每月1劑,水煎,分2次服。
防已15克,知母15克,生地30克,玄參20克,獨活9克,桑枝15克,桂枝6克,忍冬藤30克,秦艽15克,茯苓15克,甘草3克。 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人參6克,黃茂20克,當歸15克,獲等20克,白術20克,雞血藤20克;熟地15克,羌、獨活各15克,桂枝9克。
生黃茂20克,白術、桂枝、制川烏、防已各15克,桑枝30克,當歸、白芍各12克,炙甘草10克。 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生地30克,玄參20克,防己15克,石料15克,雞血藤。 15克,當歸15克,川牛膝15克,茯苓15克,澤瀉12克,知母9克,黃柏9克。 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桃仁12克,紅花6克,川芎9克,地龍10克,半夏12克,白芥子12克,制乳沒各6克,當歸12克,烏梢蛇12克,蜈蚣粉0.6克(吞)。 每天1劑,水煎,分2次服。
3、治風濕的藥酒配方生川烏、生草烏各log、制馬錢子15g、木瓜、桃紅、紅花各30g。 上藥飲片浸入500ml60度的白酒中,一月後去滓過濾,瓶貯密封備用。 取20cmX20cm大小,1cm厚的脫脂藥棉蘸風濕藥酒,以不溢出藥酒為度,直接敷於疼痛的局部皮膚上,上覆軟塑膠薄膜以隔離,然後用繃帶固定3小時,每日換藥一次,每次3小時,一星期為一療程。
白花蛇90克,川芎32克,川木瓜20克,羌活、獨活各25克,千年健40克,制川烏18克,秦艽28克,川牛膝45克,半楓荷50克,冰糖100克。 50度米酒1.5千克,浸泡1個月。 每日2次,每次10毫升。 亦可外搽患處。
治風濕的食譜
1、治風濕的木瓜煲羊肉
材料:木瓜100克、羊肉500克、蘋果5克、豌豆300克、白糖100克、粳米50克。
做法:木瓜取汁,羊肉切小方塊入鍋,加粳米、蘋果、豌豆、乾薑、木瓜汁、水,燒沸後改小火燉至豌豆、羊肉熟爛,調入白糖、食鹽、胡椒粉。 放溫服用。
2、治風濕的瘦肉炒絲瓜
材料:瘦豬肉100克、絲瓜300克。
做法:瘦豬肉切絲,絲瓜去皮切塊。 鍋入油加熱,放蔥花、瘦豬肉絲,炒到快熟時放入絲瓜、少許鹽及料灑、糖調味後5分鐘即可起鍋。
治風濕的偏方
1、玫瑰花酒止風濕痛偏方
玫瑰花20克,米酒適量。
2、桃仁芥子糊外敷治風濕痛偏方
桃仁、白芥子各6克,雞蛋1個。 將桃仁、白芥子研成細末,用適量蛋清調成糊狀。 敷在患處,3~4小時即能止痛。
風濕病困擾著不少人,每逢颳風下雨前,身上患有風濕的關節就開始疼痛,像有蟲子在啃噬骨頭一般,令人坐立難安。 不要以為風濕只是老年人才會得的疾病,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不注意而患上風濕的也不在少數,帶來了非常多的痛苦和不便。 所以,日常生活中,大家要避免長期呆在潮濕的環境裡,特別是在南方回南天時,不要蓋受潮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