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脂肪肝人們就會想到主要病因是吃出來的脂肪, 可是你知道嗎?生活中除了看得見的脂肪, 還有潛在的脂肪—甜食、部分主食, 對甜食的攝入也要控制。
肝臟脂肪不等同於食物脂肪
由於不少脂肪肝患者是典型的“吃成脂肪肝”, 喜歡吃油炸食品、肉食等等, 所以有些人會把造成脂肪肝的“脂肪”與我們平時吃進去的食物脂肪等同。

其實, 人體內的脂肪並不是單純指高脂肪食物, 糖、澱粉等碳水化合物在人體內消化後, 會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利用, 然後以糖原的形式儲存在肝臟和肌肉當中。 過多攝入甜食會使肝臟脂肪合成過多、氧化減少, 干擾肝臟對脂肪的代謝, 並在肝內合成一些低密度脂類物質, 打破供求平衡。
所以, 除了看得見的脂肪——肥肉、動植物油, 看不見的“潛在脂肪”——甜食、主食也要警惕, 適當食用沒問題, 過多攝入沒有好處。
輕度脂肪肝多數不需吃藥80%靠基礎治療
保肝護肝有十六字訣“合理膳食、控制體重、適量運動”。 如果患者僅是單純性的輕度脂肪肝, 可以先進行基礎治療。 據瞭解, 基礎治療對脂肪肝防治方面能起到80%的作用。
基礎治療
基礎治療即運動治療和飲食調節。 首先, 飲食上要控制好看得見和看不見的“脂肪”量。 但控制不等於完全杜絕, 每天保證攝入80-100克優質蛋白質(如魚類、瘦肉、牛奶、雞蛋清等), 反而有利於清除肝內脂肪, 不超量即可。

此外, 運動療法要因人而異, 運動量最好由小到大遞增。
比如患病前不常運動的患者, 可以每週3次快走、游泳, 每次15-30分鐘, 待身體適應運動量後慢慢增加到每週5次, 每次30-6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