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瘤是以腫塊堅硬如石, 緊貼於骨, 推之不移為主要表現的腫瘤性疾病:《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雲:“形色紫黑, 堅硬如石, 疙瘩疊起, 推之不移, 昂昂堅貼於骨者, 名骨瘤。 ”相當於西醫的骨良性腫瘤、惡性腫瘤。
病因病機
由於恣欲傷腎, 虛火內亢, 腎火長期鬱遏, 腎所主之骨氣血阻滯而不暢, 瘀積而成;或由先天不足, 骨骼空虛, 偶有所傷, 局部骨骼氣血長期瘀結所致。
診斷
骨瘤的腫塊, 堅硬或韌硬, 境界清楚, 基底部與骨粘連而推之不移。
一、良性骨瘤瘤體發展緩慢, 到一定年齡多能停止生長, 一般無自覺症狀。
二、惡性腫瘤瘤體增大迅速, 甚至形成巨大腫塊, 堅硬高突.使局部皮膚青筋顯露, 除局部畸形、劇痛、功能障礙外, 並有逐漸加重的全身症狀, 如發熱不退、飲食減少、形體消瘦、面色無華等。 多易發生臟器或它處轉移。
輔助檢查:X線攝片, 良性腫瘤見腫瘤界限清楚, 與正常骨組織間有明顯的分界線, 一般無骨膜反應。 惡性骨瘤見腫瘤邊界不清, 骨破壞, 骨結構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