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青蛇毒的病因與診斷

青蛇毒是體表筋脈發生的炎性血栓性疾病。 其臨床特點是:體表筋脈(靜脈)掀紅灼熱, 硬腫壓痛, 可觸及條索狀物, 甚者可致惡寒發熱等症。 相當於西醫的血栓性淺靜脈炎。

病因病機

濕熱毒邪入侵, 以致筋脈氣血瘀滯, 阻塞不暢。 有的與靜脈注射有關。

診斷

本病多見於青壯年, 男女都可發病, 好發於四肢筋脈(尤多見於下肢), 次為胸腹壁等處, 由於發病部位不同, 臨床表現各異。

發於四肢者, 下肢多於上肢, 病初為肢體某一筋脈(靜脈)行走區疼痛、壓痛, 繼而紅腫灼熱, 可捫及條索狀物。 繼則疼痛加劇, 條索狀物延長,

掀紅灼熱。 全身可有惡寒發熱、周身不適。 一般為節段性, 經治療後, 紅腫熱痛可減輕, 硬條索物可縮短, 約經2—3個月治療硬條索可完全消失。

發於胸腹壁者, 以疼痛為主症, 在疼痛區可捫及條索狀壓痛區, 長約3—5cnl或10—200n不等, 疼痛在胸部, 屈伸時加重, 條索狀物位於皮下, 質硬, 與周圍組織及皮膚粘連, 拉緊其上下端皮膚可出現凹陷性淺溝。 一般無全身症狀。

另外, 下肢淺靜脈曲張, 或靜脈某一段反復穿刺, 或輸人高滲糖及酸性藥物後, 淺靜脈局部可出現紅硬痛性腫物, 或條索狀腫物, 有壓痛, 難以消退。

輔助檢查:靜脈造影有助於瞭解靜脈栓塞的部位及長度。 急性期, 血常規檢查白細胞總數增高。

鑒別診斷

紅絲療多發於四肢, 因有紅絲一條,

迅速向上走竄, 微痛不適, 按之稍痛但無腫硬, 可引起腋下或胯間畢核腫大。 多由四肢末端療瘡、手足癬糜爛或皮膚破損染毒後毒邪擴散, 向上走竄所致, 相當於西醫的急性淋巴管炎。 經治療一般2—3日可消失。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