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肝硬化的中醫病因有哪些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 與中醫的“水臌”相類似, 可歸屬于“單腹脹”、“鼓脹”的範疇, 其病因主要有酒食不節、情志所傷、感染血吸蟲, 以及黃疸、積聚遷延日久所致, 發病與肝、脾、腎三髒受損密切相關。

1、酒食不節

嗜酒過度, 或飲食不節, 使脾胃受損, 運化失職, 升降失司, 酒濕濁氣蘊藉中焦, 以致清濁相混, 壅塞中焦, 土壅木鬱, 肝失疏泄, 氣滯血瘀, 水濕停聚而致腹部脹大。

2、情志失調

情志抑鬱, 肝氣鬱結, 氣機不利, 則血行不暢, 以致肝之脈絡為瘀血阻滯。 同時, 肝氣鬱結, 橫逆克脾, 運化失職, 以致氣滯血瘀與水濕交結漸成本病。

3、感染血吸蟲

在血吸蟲流行病區, 遭受血吸蟲感染, 又未能及時進行治療, 晚期內傷肝脾, 傷肝則氣滯血瘀;傷脾則升降失常, 水濕停聚, 而見腹部脹大。

4、它病轉化

黃疸、積聚等病日久不愈轉化而成。 黃疸屬濕邪致病, 濕邪困脾, 土壅木鬱, 肝脾受損, 日久及腎, 導致腹部脹大;積證日久, 積塊增大, 影響氣血運行, 氣血瘀阻, 水濕停聚不化成為本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