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清熱疏肝升陽一味中藥就全部搞定

中醫博大精深, 在臨床治療和理論研究中都會帶給我們諸多的震撼, 例如“異病同治”, 看似不同的疾病但因病因病機相同, 所以採用的治法也一樣, 甚至方藥可能都一樣, 但“同病異治”是看著是同樣症狀的一種病, 治法卻截然不同, 這就是因為病因病機的不同而給與不同的治法方藥。

可見中醫的靈活性很強, 可以千人一方, 也可以一人一方, 整體性和個體性都很強, 這就不得不感歎老祖宗們的智慧了。 將藥物和方子都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是的, 不僅僅方劑可以靈活變化, 同一味藥在不同方劑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甚至同一個藥物不同劑量所產生的作用都是不同的。

柴胡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柴胡始載于《神農本草經》, 列為上品。 《本草圖經》載:“(柴胡)今關、陝、江湖間, 近道皆有之, 以銀州者為勝。 二月生苗, 甚香, 莖青紫, 葉似竹葉稍紫……七月開黃花……根赤色, 似前胡而強”。 對柴胡的形態做了較明確的介紹。

柴胡性味辛、苦, 微寒, 歸肝、膽經, 具有解表退熱, 疏肝解鬱, 升舉陽氣的作用。 很多人只知道柴胡能疏肝, 不知道其他作用。 其實柴胡除了能疏肝解鬱, 還能升陽舉陷, 能發表解肌, 而且這是柴胡三種不同劑量所產生的作用不同。 《得配本草》介紹:“外感生用、多用, 升氣酒炒, 少用”。 後世總結解熱宜生用, 用量宜大;疏肝醋炒, 宜用中量;升陽生用,

宜用小量。

臨床上一般小量是3-6g, 中量是9-12g, 大量是12-15g或以上。 《傷寒論》中小柴胡湯柴胡用量12g, 用來和解少陽, 解肌發表, 用於外感發熱, 或邪入半表半裡的寒熱往來及瘧疾寒熱等。 《景嶽全書》中的柴胡疏肝散柴胡用量6g, 用來疏肝解鬱, 用於肝鬱氣滯, 脅肋脹滿疼痛, 及肝鬱血虛, 月經不調等。 《脾胃論》中補中益氣湯柴胡用量為3g,升陽舉陷,用於中氣不足, 清陽下陷的脫肛、子宮下垂、胃下垂等。

以上並不是一個固定的用量和用法, 更多的時候是根據大夫的臨床經驗和實際病情進行加減的, 所以說中醫的靈活性很強, 也很玄妙, 用藥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