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肝硬化患者緩解瘙癢應降低膽汁酸鹽含量

肝硬化患者長期肝內膽汁淤滯或肝外膽道阻塞, 刺激皮膚神經末梢, 可能引起皮膚瘙癢, 瘙癢常在夜間加重, 皮膚乾燥及濕熱氣候也會使症狀加重。 當瘙癢持續很長時間, 用手抓傷、出血或肝功能異常引起了維生素A缺乏, 可出現皮膚色素沉著、粗糙、變厚或脫屑。

外用止癢軟膏雖然可以暫時緩解症狀, 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還應進行系統治療, 降低體內膽汁酸鹽含量。

除了使用消膽胺、利福平、苯巴比妥、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等藥物進行治療, 肝硬化患者也可通過物理治療清除與白蛋白結合的膽紅素、膽汁酸以及病原性毒物,

以緩解膽汁淤積引起的皮膚瘙癢。 常用方法主要包括血漿置換、分子吸附等, 也可進行光療, 使脂溶性的膽紅素氧化成為水溶性產物雙吡咯, 經膽汁或尿液排出, 降低血清膽汁酸水準。

對於瘙癢難忍、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的肝硬化患者來說, 進行肝移植也是一種治療方法, 但應注意嚴格排除。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