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陳氏太極拳怎麼打 談太極拳發勁的感悟

太極拳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 現在練習太極拳的人很多, 相信每個人在練習太極拳時都有自己的心得體會,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陳氏太極拳發勁練習的感悟, 希望能夠給學習陳氏太極拳的拳友們帶來幫助!

陳氏太極拳發勁

松活彈抖的爆發力是陳氏太極拳的精華, 也是陳氏太極拳與其他太極拳的主要區別之一。

眾多的太極拳愛好者對發勁都很喜歡, 但若練多年後能將發勁打得淋漓盡致, 隨心所欲, 意到氣到勁到者, 卻是鳳毛麟角, 少之又少。 吾跟隨陳正雷大師及張東武老師習練陳氏太極拳的過程中,

稍有感受, 現就陳氏太極拳發勁方面淺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陳氏太極拳發勁的練習, 須在去僵求柔、周身放鬆的情況下, 按照“勁起于腳行於腿, 主宰于腰發於梢”這個太極拳發勁的基本規律, 循序漸進, 用心揣摩。

拳譜講:“身如弓弦手如箭, 蓄勁如開弓, 發勁如放箭。 ”放鬆是發勁的前提, 意氣是太極拳發力的靈魂, 發勁要想達到一定的水準就需在身心上去僵求柔, 結合意念和內氣, 以意領氣, 以氣運身, 氣到勁到。 通過蹬地、轉膝、扣襠、轉跨、順肩, 使勁迅速傳遞到拳上, 一動無有不動, 並要結合吐氣發聲, 腹部彈抖堅實, 氣沉丹田, 這就會產生彈抖力, 如金獅抖毛, 似猛虎下山之勢。

衡量一個拳手發勁的品質, 可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要看他的勁是否從足下發出。 勁不生於根就好像是無源之水, 沒有蹬地反彈就不會有節節貫穿的推動力, 也不會發出強大的整體勁。

二、要看他是否有腰襠的彈抖旋轉力。 在放鬆的基礎上, 快速的轉腰扣襠就會產生周身一體的彈抖力, 彈抖力是陳氏太極拳發勁的主要特點之一。

三、要看他是否有落勁點。 落勁點就將周身之力集中發出於一個著力點, 如若只是周身彈抖而勁無落點, 沒有穿透力, 就等於華而不實, 看似厲害卻沒有殺傷力。

正如拳論所雲:“不本諸身, 則虛而不實, 不行於梢, 則實仍虛。 ”通過上面三點的分析, 可以得出:要想發好勁, 必須做到勁要從足下發出, 腰襠要有旋轉彈抖力, 發勁要整,

落點要整, 發力要透, 並且能夠定位。 這三點缺一不可。

“拳無定法”, 只要我們遵循太極拳發勁的基本規律和要領, 刻苦磨練, 精心揣摩, 認真研究和總結, 就能練出松活彈抖的爆發勁, 從而達到“周身無處不是拳, 挨著何處何處擊”的高級境界, 無論從任何角度和部位發力均能隨心所欲, 無堅不摧。

感謝這位前輩的心得感悟啊, 很有見地。 我看完很受益, 所以就發出來與廣大太極拳友們一同學習。 也好讓我們在練習陳氏太極拳時對自己的發勁方面有所指導。

陳氏太極拳神意氣力

主要是幾個字;意引、氣隨、形到、力整。

何謂意引?練拳之時, 周身放鬆, 只留下意念活活潑潑, 在體內走動, 想著套路動作, 心裡安靜下來, 不慌不忙, 呼吸舒暢,

意念主宰動作, 用意念來指揮和帶領腰身的運動軌跡。

何謂氣隨?意是大腦神經的主觀作用, 氣是無形的, 是身體的一種感受, 也是客觀的存在, 意氣是一體的, 意念怎麼想的, 氣就怎麼走。 這是練了太極拳一段時間的人的感覺。 意念走, 心裡要安靜, 身體放鬆才能夠感知氣的方向, 對於身體來說是很舒服的。

何謂形到?就是拳架要準確到位。 頭要正, 眼要平視, 肩胯切忌用力, 肘膝相互呼應, 以腰領動全身關節肌肉, 節節貫穿, 身體務要保持平衡, 兩腳要站穩, 立地生根。 動作不要急, 平時練拳舒舒緩緩, 就是練一個穩靜, 不溫不火, 不緊不慢的心境。 這樣周身才能夠配合好。 打拳就怕心急, 心急則拳亂, 舉動就笨重。 為什麼說太極拳修身養性呢!

最後是力整。 其實這個力量是在舒緩放鬆自然而來的。 越是舒緩, 蓄力就越如彈簧。 練拳的時候心想自己就是彈簧, 受到一點壓力身體就要想彈簧一樣收縮, 到了極限自然反彈, 回到原來的狀態。

收縮的時候根本還是腰胯要鬆開, 動作開張的時候心肺也跟著開, 全身各個關節都舒展開, 做深吸氣;呼氣時全身跟著意念, 再次松肩肘胯膝和手腳。 也就是說練一個動作時, 吸氣松一次, 呼氣松一次, 這樣呼吸就是兩次, 這樣符合陰陽的原理。

練拳時候這八個字是有順序的, 一定要先用意念引動, 意動氣自隨;形到就是身到步到手到腳到;前面六字做好了, 力量自然上身, 人體自然調整到符合力學原理, 就可以達到力量的最大值, 這就是我們講的內力。

陳氏太極拳爆發力或彈抖力

練好陳氏太極拳爆發力,必須懂得柔和剛。所謂柔,就是不用僵力、放鬆、柔化之意,猶如棉裡裹針。所謂剛,就是通過長期放鬆柔勁的練習,達到極剛強的一種無堅不摧的力。它放鬆時就像鞭子在沒有抖動發力之前,隨意折壓,完全自然放鬆,不加絲毫對抗之力。但如果剛勁發力,就像金獅抖毛,無堅不摧,無法抵抗,具有穿透性,這種力就是陳氏太極拳的彈抖爆發力。

要打好陳氏太極拳的爆發力,必須先去僵求柔,周身放鬆。所謂放鬆,即是指在立身中正的基礎上,全身各個關節鬆開,肌肉全部放鬆。拳論上講“筋骨要松,皮毛要攻,節節貫串,虛靈在中”,是指這種放鬆還必須有一種相互協調配合的力在裡面,建立在棚勁的基礎上,成為撞之而不開、破之而不散、渾然一圓的運動體系,隨時可以調動周身任何部位在任何時間爆發出來的力,完全不加一絲勉強,揮灑自如。

太極拳是內家拳術,是一種意念和氣力相結合的運動。所以,必須要做到內氣與外形協調統一。練習陳氏太極拳開始要先以外形引動內氣,然後再練到以內氣催動外形,達到形神兼備、內外結合的境界。拳論中講“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內氣不動,外形巋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只有達到內氣與外形結合,才能夠運用時收發自如,隨心所欲。

拳論中講:“勁起於足,行於腿,主宰於腰,發於梢。”這裡的梢指的並非是四梢,而是各個出擊點,因為太極拳要求周身上下各個部位都能夠發力。太極拳講究落地生根,要求腳下要穩,如果不穩,就像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有腳下穩健,彈抖發力才會更有勁,足下蹬地發力,擰襠轉腰,瞬間借地面的反彈力,向上傳遞,彈抖爆發,源源不斷地將力傳輸到發力點。拳論中講“腰如車軸,氣如車輪”,所以腰不能緊,緊則束氣,導致全身僵硬,腰部要放鬆,放鬆則氣脈暢通圓轉自如。胯關節也要放鬆,松則腰部圓活。兩胯與兩膝要撐開撐圓,而又有相合之意,這樣襠勁才有力而又不失圓活。拳論上講“有不得機得勢處,其病必於腰腿求之”。所以,在練習太極拳時,腰應隨著動作的變化而變化,柔勁時腰應松而隨之,發勁時腰應快而擰之,定勢時腰應塌而合之;襠也應配合腰的變化而變化,轉化腰時襠松而隨之,發力擰腰時襠應擰而扣之,定勢塌腰時襠應圓而穩之。只有腰襠協調配合默契,才能將彈抖爆發力打得更好,在發力時擰襠轉腰,旋轉速度一定要快,要迅猛。應以腰為軸,瞬間向一側旋轉產生離心力,勁到落點時要注意前後左右配合對稱,不要因發力落空而失重,要保持身體平衡。練習陳氏太極拳要有八面支撐之力、一身備五弓之勢。

下面就以“掩手肱拳”為例,講一下動作的具體發力要點。預備式要立身中正,松胯、屈膝、圓襠,左腳在右腳的左後方開步,重心放於右腿,成右弓步,右拳放於右腰間,拳心朝上,左掌放于身體左前方,掌心朝右,指尖斜朝上,二日平視前方。身體自然放鬆,好似弓弦拉滿,有一觸即發之勢。拳譜上講“身如弓弦,手如箭”,“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發勁時重心迅速向左移,右足跟蹬地利用地面反作用力,迅速向左轉腰、擰襠,轉右胯、轉右膝、轉右踝;其勁順著脊背上行至右肩、右肘、右腕到右拳面上。利用重心快速左移的慣性,加大右拳的爆發力,同時左臂彎曲,左肘尖向後發力,和右拳形成對拉力,這樣既可以保持身體平衡,又可以加大右拳的爆發力。另外,在發勁之時,身體儘量放鬆,下盤要穩,身穩勁才能實。儘量運用全身整體的力量進擊,不可用局部之力,要專注於進攻的部位,在擊打接觸點的瞬間才全身猛然收緊、彈抖、爆發出來,將全身之力從右拳面上發出,在擊打到力點之後馬上放鬆。儘量縮短接觸時間和瞬間肌肉的緊張時間,這樣出擊速度就會更快,威力就會更強大,具有彈性,發力瞬間形成的爆發力就像急刹車時的慣性衝撞力、穿透力。

總結:陳氏太極拳拳術剛柔相濟,每個人在練習太極拳時都有自己獨到的心得,而這些心得體會將會是寶貴的資料,小編建議各位拳友將這些心得體會記錄下來,然後互相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夠共同進步!

這就是我們講的內力。

陳氏太極拳爆發力或彈抖力

練好陳氏太極拳爆發力,必須懂得柔和剛。所謂柔,就是不用僵力、放鬆、柔化之意,猶如棉裡裹針。所謂剛,就是通過長期放鬆柔勁的練習,達到極剛強的一種無堅不摧的力。它放鬆時就像鞭子在沒有抖動發力之前,隨意折壓,完全自然放鬆,不加絲毫對抗之力。但如果剛勁發力,就像金獅抖毛,無堅不摧,無法抵抗,具有穿透性,這種力就是陳氏太極拳的彈抖爆發力。

要打好陳氏太極拳的爆發力,必須先去僵求柔,周身放鬆。所謂放鬆,即是指在立身中正的基礎上,全身各個關節鬆開,肌肉全部放鬆。拳論上講“筋骨要松,皮毛要攻,節節貫串,虛靈在中”,是指這種放鬆還必須有一種相互協調配合的力在裡面,建立在棚勁的基礎上,成為撞之而不開、破之而不散、渾然一圓的運動體系,隨時可以調動周身任何部位在任何時間爆發出來的力,完全不加一絲勉強,揮灑自如。

太極拳是內家拳術,是一種意念和氣力相結合的運動。所以,必須要做到內氣與外形協調統一。練習陳氏太極拳開始要先以外形引動內氣,然後再練到以內氣催動外形,達到形神兼備、內外結合的境界。拳論中講“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內氣不動,外形巋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只有達到內氣與外形結合,才能夠運用時收發自如,隨心所欲。

拳論中講:“勁起於足,行於腿,主宰於腰,發於梢。”這裡的梢指的並非是四梢,而是各個出擊點,因為太極拳要求周身上下各個部位都能夠發力。太極拳講究落地生根,要求腳下要穩,如果不穩,就像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有腳下穩健,彈抖發力才會更有勁,足下蹬地發力,擰襠轉腰,瞬間借地面的反彈力,向上傳遞,彈抖爆發,源源不斷地將力傳輸到發力點。拳論中講“腰如車軸,氣如車輪”,所以腰不能緊,緊則束氣,導致全身僵硬,腰部要放鬆,放鬆則氣脈暢通圓轉自如。胯關節也要放鬆,松則腰部圓活。兩胯與兩膝要撐開撐圓,而又有相合之意,這樣襠勁才有力而又不失圓活。拳論上講“有不得機得勢處,其病必於腰腿求之”。所以,在練習太極拳時,腰應隨著動作的變化而變化,柔勁時腰應松而隨之,發勁時腰應快而擰之,定勢時腰應塌而合之;襠也應配合腰的變化而變化,轉化腰時襠松而隨之,發力擰腰時襠應擰而扣之,定勢塌腰時襠應圓而穩之。只有腰襠協調配合默契,才能將彈抖爆發力打得更好,在發力時擰襠轉腰,旋轉速度一定要快,要迅猛。應以腰為軸,瞬間向一側旋轉產生離心力,勁到落點時要注意前後左右配合對稱,不要因發力落空而失重,要保持身體平衡。練習陳氏太極拳要有八面支撐之力、一身備五弓之勢。

下面就以“掩手肱拳”為例,講一下動作的具體發力要點。預備式要立身中正,松胯、屈膝、圓襠,左腳在右腳的左後方開步,重心放於右腿,成右弓步,右拳放於右腰間,拳心朝上,左掌放于身體左前方,掌心朝右,指尖斜朝上,二日平視前方。身體自然放鬆,好似弓弦拉滿,有一觸即發之勢。拳譜上講“身如弓弦,手如箭”,“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發勁時重心迅速向左移,右足跟蹬地利用地面反作用力,迅速向左轉腰、擰襠,轉右胯、轉右膝、轉右踝;其勁順著脊背上行至右肩、右肘、右腕到右拳面上。利用重心快速左移的慣性,加大右拳的爆發力,同時左臂彎曲,左肘尖向後發力,和右拳形成對拉力,這樣既可以保持身體平衡,又可以加大右拳的爆發力。另外,在發勁之時,身體儘量放鬆,下盤要穩,身穩勁才能實。儘量運用全身整體的力量進擊,不可用局部之力,要專注於進攻的部位,在擊打接觸點的瞬間才全身猛然收緊、彈抖、爆發出來,將全身之力從右拳面上發出,在擊打到力點之後馬上放鬆。儘量縮短接觸時間和瞬間肌肉的緊張時間,這樣出擊速度就會更快,威力就會更強大,具有彈性,發力瞬間形成的爆發力就像急刹車時的慣性衝撞力、穿透力。

總結:陳氏太極拳拳術剛柔相濟,每個人在練習太極拳時都有自己獨到的心得,而這些心得體會將會是寶貴的資料,小編建議各位拳友將這些心得體會記錄下來,然後互相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夠共同進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