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心理開會時你該坐哪裡

在公司開會的時候, 你該坐在哪裡呢?相信很多人都曾經為這個問題大傷腦筋。 其實在哪裡坐, 是大有講究的, 因為每個位置, 都代表了不同的意義, 選擇坐在哪裡, 微妙的傳遞了你在這個大集體中的定位。 下面小編來介紹一下, 不同位置代表了什麼意義吧!

1、老闆身邊的位置

親密的支持者

緊挨著老闆身旁的座位, 在大多數人眼中看來都是避之不及的雷區。 除非是老闆指定做會議記錄的, 或者是地位僅次於老闆一級的, 其他的即便是業績出眾、工作能力受賞識的人也很少光顧。 因為坐在老闆身邊,

不但所有小動作都暴露在了老闆的眼皮底下, 更重要的是這個位置暗示了你 是老闆明裡暗裡的嫡系紅人。 開始討論, 這個人通常需要第一個發言;老闆發表意見, 這個人也需要第一時間給出回應;遇到僵局的時候, 這個人也需要隨機應變打 破局面化解尷尬。

這個位置上的人, 可以視作老闆的左膀右臂, 也是老闆最親密的支持者。

落座原則

如上所說, 如果你在級別上或者工作的協作程度上與老闆是關係最緊密的那個下屬, 那麼你要當仁不讓地坐到老闆旁邊的位置上。 說白了, 這是你的職責 所在。 而如果公司扁平化的制度使得除了老闆以外, 並沒有這樣一個“天然二把手”角色的時候, 是否選擇在老闆身邊的位置落座,

便完全取決於你的進取心和表現 欲了。

2、老闆對面的位置

積極的表現者

圓桌或常規的橢圓形桌子, 老闆對面的那個位置, 坐的人地位通常也不低。

人的視線在第一時間內往往是向前直視的。 會議過程中, 對面那個人的反應, 也是最直觀地被老闆正視到的。 皺眉、搖頭、微笑等等小動作, 也難逃老闆的法眼。 但同樣的, 你在專心致志、點頭贊同、意圖發言等等, 老闆也同樣會第一時間看在眼裡。

雖然這個位置上的人, 比起老闆身邊的人來說, 關係並沒有那麼近, 但可以說絕大部分時間內這是由行政級別造成的, 而不是由工作表現造成的。 在除老闆以外, 大家級別一樣的情況下, 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 往往是自我認知與自我要求都較高,

同時也是非常積極、尋求表現的人。

落座原則

同樣積極表現自己, 坐在老闆對面, 比起坐在老闆身邊, 從形式上說要更隱晦一些。 主動挨著老闆坐, 在其他同事看來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溜鬚拍馬或野心勃勃的感覺, 而坐在老闆對面則這種感覺相對來說就弱化了很多。 同樣追求自我表現, 坐在這個位置上, 是更講究技巧的一種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 這是在所有座位都有人坐的情況下比較好的選擇。 如果整個部門只有四五個人, 而橢圓形會議桌能容下十多個人, 那麼顯然你還是選擇坐在老闆的身邊更好些。

3、老闆側面的位置

大多數的合作者

這些位置數量最多, 也最容易被佔據。 這些人通常屬於謹慎中庸型的人,

同時也擔當著團隊中潤滑劑的作用。

落腳在老闆的側面, 便於觀察全域形勢。 這個位置能清楚地聽到上司的發言, 便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意見, 在需要的時候也可以引起老闆的注意。 此外這個 座位可以很好地實現與其他同事的互動, 發言的時候也可以看清每個人的表情和反應, 實現更近距離的互動。 他們或許並不是能力最強的, 也並不是最渴求表現的, 但卻是一個團隊中不可或缺的基石那樣的大多數。

落座原則

即便作為合作者, 也有態度積極與否之分。 從座次上來看, 與老闆的距離越短, 積極程度越高。

當然了, 話分兩頭說。 坐在側面, 視線不經常與老闆正面接觸, 那麼偶爾分個神、在筆記本上塗個小人,

甚至用手機發個微博, 問題也不會太大。 因此如果你並沒有為這個會議做好充分準備, 就選擇側面的位置吧。

4、離老闆最遠的位置

潛水的旁觀者

確切地說, 橢圓形會議桌, 離老闆最遠的側面位置, 或者外圈的位置, 都屬於離老闆最遠的位置。 這種位置可以看作是最糟糕的一類。

選擇靠後的座位, 美其名曰“明哲保身”, 實則表現了你的“胸無大志”。 自以為這個位置很低調又隱蔽, 卻沒想到前面的同事可能會擋住自己, 從而使自己處於被動地位。 老闆怎會發掘那些自甘退守二線的人?別讓老闆覺得你是個“隱形人”!

落座原則

職場上所說的低調, 指的是為人處事時不要太自視過高, 而不是說讓你在工作場合往後退讓。 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不要選擇這類“低調”的座位。

如果有可能的話,儘量不要選擇這類“低調”的座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